為了有效應對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困局,進一步規范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近日國務院出臺重大利好政策,下發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以下簡稱《意見》),給光伏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能不能抓住這一機遇,加快轉型解困,促使我市光伏產業盡快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需要我們認真地加以分析,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光伏產業面臨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
當前,我國光伏產業面臨著產能相對嚴重過剩和企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對外出口受限,國內需求不足。長期以來,我國光伏產業一直處于“兩頭在外”的狀態,即原材料95%由國外進口,光伏產品90%出口到國外。在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速減緩背景下,特別是受中歐光伏貿易摩擦影響,產品出口嚴重受阻,整個光伏產業形勢嚴峻。雖然經過中歐雙方艱苦細致的談判,最終達成價格承諾方案,保住了重要的歐洲市場,但受總體出口數量限制,有限的出口配額并不能幫助所有光伏企業度過“寒冬”。加快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解決內需不足問題已勢在必行。《意見》提出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是要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二是要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當地消納、有序推進”的總體思路,在落實市場消納條件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各種類型的光伏電站建設。鼓勵利用既有電網設施按多能互補方式建設光伏電站。三是要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對話協商,推動全球產業合作,規范光伏產品進出口秩序。鼓勵光伏企業創新國際貿易方式,優化制造產地分布,在境外開展投資生產合作。鼓勵企業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集聚全球創新資源,促進光伏企業國際化發展。
(二)產能嚴重過剩,創新能力不強。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長期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導致光伏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無序競爭,再加上多數光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技術裝備和材料發展緩慢,整體光伏企業“魚龍混雜”,惡性競爭日益嚴重!兑庖姟诽岢鱿乱徊揭扇∷膫方面的措施。一是抑制光伏產能盲目擴張。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加快淘汰能耗高、物料循環利用不完善、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產能,在電力凈輸入地區嚴格控制建設多晶硅項目。二是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利用“市場倒逼”機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加快關停淘汰落后光伏產能。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多晶硅和光伏電池制造企業發展。引導多晶硅產能向中西部能源資源優勢地區聚集,鼓勵多晶硅制造企業與先進化工企業合作或重組,降低綜合電耗、提高副產品綜合利用率。三是加快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實施新能源集成應用工程,提高光伏發電的系統集成技術能力。支持企業開發硅材料生產新工藝和光伏新產品、新技術,支持骨干企業建設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研發和試驗平臺。支持高等院校和企業培養光伏產業相關專業人才。四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鼓勵企業加強國際研發合作,支持有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重點培養創新能力強的高端專業技術人才和綜合管理人才。積極參與光伏行業國際標準制定,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標準體系海外推廣,推動檢測認證國際互認。
(三)政策支持不夠,補貼機制不完善。為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光伏發電量全額收購、電網免費接入、資金補貼等一系列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光伏應用產業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多項支持政策協調配合不夠,因光伏發電項目與電網規劃不配套引發的并網難,因資金管理辦法不完善引發的電價補貼資金拖期嚴重等問題直接影響著光伏發電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兑庖姟分赋,一方面要規范產業發展秩序。加強光伏發電和配套電網規劃的協調,建立簡捷高效的并網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對關鍵設備實行強制檢測認證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支持政策。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實行電量補貼政策,并根據成本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完善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光伏發展機制,完善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使用未利用土地建設項目,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金融機構對光伏電站項目實施“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嚴禁資金流向盲目擴張產能項目和落后產能項目建設。
國務院光伏新政的實施,既是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挑戰,同時又給處于困境中的我市光伏產業帶來了機遇。從“挑戰”方看:在市場倒逼機制作用下,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使得光伏企業面臨兼并重組的生存危機;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使得多數實力較弱的光伏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增加。已經處于整合期的光伏產業或將迎來更深度、更猛烈的洗牌,光伏企業發展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受生產規模、設備老化、人員流失以及未來價格預期等方面的影響,預計一些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從“機遇”方面看: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進一步打開,為延長光伏產業鏈條,拓展光伏產品應用領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為光伏企業加快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動力;光伏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范,為光伏產業有序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財稅、金融、土地、并網管理和服務等支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為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策依據。因此,我市光伏產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的關口,光伏企業必須積極面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適應形勢變化,找準路徑措施,創新發展方式,加快轉型步伐,在新一輪競相發展之中站穩腳跟,贏取新的發展空間。
二、促進我市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根據國家《意見》明確的下一步支持重點和發展方向,我市應強化以下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編制產業規劃,加強政策引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規劃的指導和扶持政策的引導不可或缺。我市應根據國家、省光伏產業發展規劃,盡快組織編制安陽市光伏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并加強制造產業與發電應用、光伏發電與配套電網建設的銜接和協調。同時依托我市正在申報的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市,積極申報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省的政策資金支持。
(二)強化技術創新,提高競爭能力。提高光伏產品的轉換效率和降低電池片的成本是光伏產品企業競爭的關鍵。應充分發揮新能光伏新型MonoMax高效晶體硅電池研發中心等企業技術研發平臺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提高現有光伏企業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降低多晶硅生產綜合電耗,盡快將我市光伏企業培育成為綜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技術研發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的光伏電池制造企業。
(三)大膽先行先試,加快電站建設。抓住國家積極開拓光伏應用市場的有利時機,利用好省政府同意我市開展光伏應用示范工程先行先試的優勢,以高新區產業集聚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內黃縣生態農業大棚棚頂并網光伏電站、林州荒山荒坡并網光伏電站為突破口,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同時加快支持在學校、醫院、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筑和構筑物等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鼓勵在城市路燈照明、城市景觀以及通訊基站、交通信號燈等領域推廣分布式光伏電源。
(四)完善管理制度,落實優惠政策。根據市政府成立的光伏應用示范工程領導小組,發改、規劃、國土、環保、安監、電力等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我市各類型光伏電站的支持力度,盡快形成光伏發電項目協調推進聯動機制。要切實落實好國家關于光伏發電項目各項優惠政策:接入公共電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其接網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接入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要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和相關服務費用;對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具備接入電網運行條件,可放開規模建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自發自用電量免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等針對電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企業研發費用符合有關條件的,可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企業符合條件的兼并重組,可以按照現行稅收政策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五)明確職責分工,加大扶持力度。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各自工作職責,進一步細化各項支持政策,加快推進我市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發改部門要簡化審批程序,實行備案管理;財政部門要完善補貼資金支付方式和程序,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撥付企業;國土部門對于利用戈壁荒灘等未利用土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在土地規劃、計劃安排時予以適度傾斜,不涉及轉用的,可不占用土地年度計劃指標,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后,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電力部門要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網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公布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流程,建立簡捷高效的并網服務體系,優化系統調度運行,優先保障光伏發電運行,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及時并網,全額收購所發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