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光伏價格數量承諾:中歐談判失敗的見證者
來源:全球節能環保網 時間:2013-8-3 13:43:43 用手機瀏覽

    談判結果尚未公開,有關談判結果的各種消息已經撲面而至:有關于雙方談判人員如何煞費口舌、推心置腹的頌揚,有關于協議達成后中國光伏企業將保住6成甚至是9成市場份額的推斷,有關于0.55、0.57或0.58的最終價格預測,還有關于7G限量指標的下達后國內企業“內斗”的分析……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認為,光伏價格、數量承諾是中歐談判失敗的見證者,不應該成為任何人士擊掌慶賀的資本,從談判開始的那一刻起,中國光伏業就注定會成為這場游戲的輸家。第一,反傾銷指責根本就不成立。國內光伏組件較歐盟企業自產產品價格較低是自然現象:一方面,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稅收成本等前期投入本就較少,這是我國制造業一貫具備的“核心優勢”,是產業分工的典型案例,而并非國內企業刻意地、大幅地壓低銷售價格;另一方面,國內光伏企業經歷過大規模擴張后,集聚效應已經凸現出來,大規模生產的最直接影響便是降低成本投入,提升產品的價格優勢。無論中國光伏業處于“中國制造”的哪個階段,成本降低都是必然結果,且與傾銷無關。第二,反補貼指責根本站不住腳。作為新興行業,光伏產業在世界各國都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上游多晶硅生產、中游組件加工、下游光伏電站建設各環節都普遍存在補貼現象,這并非某個國家、某個地區、某個政府、某個企業的個別案例,而是世界范圍內存在的常態。歐盟各國補貼現象早已泛濫成災,而拿中國政府補貼說事,這豈不是“以百步笑百步”?

  歐盟對光伏產品的“雙反”本已站不住腳,但國內卻從未采取正面、直接、有效的反制措施,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逃避,最佳反擊時機已經喪失殆盡。第一,針對歐盟、美國、韓國的多晶硅調查遲遲不敢公布,近期頒布稅率也只針對美韓而刻意避開歐盟。而歐盟對華多晶硅與中國對歐光伏組件的出口如出一轍,政府層面完全可以拿多晶硅敲打歐盟,卻總有投鼠忌器之慮。直接、正面的反制措施被束之高閣,非但沒能換來歐盟的同情和理解,初裁結果在多半成員國反對的情況下仍按時公布并生效。第二,汽車、葡萄酒、農產品、奢侈品等都是中國手里握有的“利器”,可以對歐盟方面采取嚴重打擊,但都沒有被相關部門拿來作為重點武器使用!耙院蜑橘F”態度非常明確,殊不知歐盟方面即便作出些許讓步,國內光伏企業仍會陷入營收困境。如果將此定義為中歐雙方的貿易戰,中國避而不戰的做法已經注定了國內企業將輸在起跑線上。

  不管最終價格是多少、數量是多少、稅率是多少,此次光伏爭端都是以中方完敗收場:國內主要光伏巨頭已經紛紛從歐盟市場敗退,而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尚不足以承擔如此多的過剩產能,加之財務問題日益嚴重、銀行系統適時收縮信貸,光伏企業能否順利“過夏”已然尚未可知。本就不該存在的問題,以何種名目打壓給國內光伏企業都是不公正的!我們向往沒有貿易壁壘的公平競爭,也不主張任何形式的爭端,但若貿易戰爭無法避免,因何我們會畏懼光伏戰?因何我們會讓光伏企業“啞巴吃黃連”?

  2012年就有傳言有關部門要上調“十二五”光伏裝機容量,當時只在業內喧嘩一時而并未被頒布出來,近日相關文件則落實下來。光伏“國六條”也好,“國八條”也罷,與其說是有關部門真正的將整個行業發展做出明晰規劃,還不如說是簡單的指明行業當前存在的困境,是調前消化談判不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內光伏企業、相關人士對行業真實生態早已了如指掌,而他們翹首以盼的是真正能夠為企業帶來福音的好政策。

  大規模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做法是錯誤的,只有興建大規模的光伏基地才能釋放過剩產能、消化積壓庫存。政策的制定是關鍵,但當前并不缺乏政策,缺乏的是政策的落實!政府不應該從這個被自己一手扶植起來的新興產業中果斷退出!盡快落實相關政策才是重中之重!然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浮出水面、銀行系統資金匱乏、電網公司尾大不掉,補貼、并網政策何時又能落實呢?而補貼、并網政策若不能很好落實,再談光伏行業輝煌遠景又有何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未來我國光伏下游產品出口價格有望止跌回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