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節約用電最基本的還是從小事做起,“增能”與節能同步進行
站在德國首都柏林新聞大廈前的施普雷河橋上,近在咫尺的聯邦議院辦公大樓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不僅樓內走廊一目了然,就是人在里面的走動也清晰可見,上下一體式的玻璃建筑,真是讓人從外到里看個透徹。
像聯邦議院辦公大樓這樣的透明建筑,在德國到處都有。附近新落成的柏林火車站是歐洲最大的火車站,堪稱又一典范。就是普通百姓的房屋內,陽面會客廳和陽臺之間一般也用整體玻璃,而不是磚墻連接起來。
德國人說,從建筑風格出發,這種透明建筑是那樣的匠心獨具。而從人的心情出發,人們在明亮的房屋內工作或生活又是那樣舒暢。最后,它還具備了一個重要功能――節約用電。
德國是一個世界上公認的節約型國家,凡事講究節約早已成為德國人的風尚。在節省照明用電上,德國人的第一理念是“盡量利用自然光”。在建筑上,由于德國氣候適宜,夏天不用空調耗電,因此建筑大量使用玻璃結構,這樣使得室內光線充足,從而減少人們對用電的需求。為了延長人們對自然光的使用,“夏時制”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從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德國人集體提前一小時。1916年,德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實行夏時制的國家,理由是人們在下班后仍可享受長時間的陽光,增加人們豐富的戶外生活,也就減少了人們在家用電照明的時間。如今,夏時制已在全歐普及。通過夏時制節約用電,效果顯著。
德國人節約用電最基本的還是從那些小事做起。科赫是德國經濟部下屬能源局的免費咨詢熱線接線員。他在熱線電話中告訴記者,能源局設立此熱線的目的是向所有來電者解答有關節約能源的知識,例如鼓勵公眾養成良好的節電習慣,在不用電視、電腦和其他電器時,應徹底切斷電源,而不要讓它們處于待機狀態等等。
德國聯邦環境局的最新資料顯示,2005年,德國電力供應中大約47%來自煤炭,26%來自核能,天然氣發電量占11%,重油發電量占2%,可再生能源發電占10%,其他發電占4%。從這個比例中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節電就是減少煤和天然氣的消耗。為此,德國政府把節電作為節能戰略的重點加以貫徹。為了幫助公眾在購買家電時識別電器的耗電情況,德國根據歐盟《能源消耗標示法規》制定了產品能耗標簽制度,規定電器上必須貼有歐盟能源標簽。
雖然節電是德國整體節能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如何讓電再生,已引起德國政府高度重視。就拿上述德國電力供應比例來說,自從德國2004年通過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以來,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04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只占整個發電量的4.7%。德國政府的目標是,通過各種鼓勵措施,使德國再生能源發電量到2020年時達到20%。在極其注重環保的今天,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似乎與節電沒有關系,但是,從越來越多的德國家庭使用太陽能的做法來看,“增能”與節能應同步進行。例如,太陽能已在德國日益普及,已經有了全部使用太陽能的德國住宅小區。那安裝在屋頂上的藍色太陽能發電裝置,不僅美觀,而且當生產出來的電用不完時,還可自動并入電網,從而給主人創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