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核心技術、市場兩頭在外的光伏產業并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直至去年在環境的倒逼下,國內企業才真正意識到擺脫這一困局的重要性。這一特殊時期國家政策的積極部署,及時為國內光伏企業擺脫困境增添了動力。尤其是近期光伏“國六條”的出臺,從分布式光伏,技術、企業整合重組、金融等各個方面,為今后國內光伏的發展方向墊底了基調。
度電補貼政策的呼之欲出,為國內光伏市場的開啟打定了基礎。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全國各地申請安裝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個人及企業用戶成倍增長,雖然在目前來說還是星星之火,但在我國光伏企業大幅度減輕對歐洲單一市場的依賴度的背景下,這對整個國內市場的開啟具有重要意義。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光伏組件占中國光伏制造總量的70%;到2012年的時候,歐盟市場占到中國光伏產業50%左右的出貨量;2013年預計將降低到30%。
開發國內外新興市場,將“雞蛋”不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是一些光伏企業的另一條應對之路。記者從廣州光伏展組委會得到消息,參加展會的幾家光伏企業,不斷加大了對日本、加拿大、印度、南非、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不過開拓新興市場這種求生之路仍屬救急之策,其他海外新興市場的需求,短期內并不能完全代替歐洲市場,這是因為新興市場還在初級發展階段,其需求量有限。
國內市場的開啟也依然在等待具體扶持政策的落地!艾F在的政策太宏觀、無細則,地方政府執行時無據可依,無前例可參考,就很難落實,所以審批也難以及時。”行業人士頗為擔憂。隨著歐盟“雙反”終裁日期日益逼近,國內相關光伏扶植政策落地也指日可待。中國三大光伏展之一的廣州光伏展即將在8月19日舉辦,展會將在這一特殊時期集中反映行業市場動態,聚焦全球目光,為新興市場及國內市場的開啟助力。
在最后關頭,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峰回路轉。27日,中國光伏產業與歐盟委員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在8月6日之后不用繳納47.6%的高額懲罰性關稅。取而代之的是,我國的光伏產品想出口到歐盟,每瓦價格不得低于0.56歐元。
昨日(7月28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主任陳惠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理論來說,中國企業保住了六成歐盟市場。接下來,機電商會將就如何執行歐盟委員會的價格監管制度,為企業作技術上的指導與規范。
最后關頭的好消息
7月27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全聯新能源商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等5家行業組織發表 《關于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的聯合聲明》,稱中國光伏產業代表與歐委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
“這對光伏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睘樯姘钙髽I提供談判方案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傅東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傅東輝表示,他在跟涉案企業研究對策時,提出兩個選擇:一是完全推翻這個案子、全部不征稅,二是通過價格承諾達到雙贏!按蠖鄶灯髽I都傾向于選擇雙贏。”
2012年9月和11月,歐盟先后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組件、電池及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今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考慮到在短期內保證光伏產品的穩定供應,該委員會決定分兩步實施臨時性關稅,自6月6日起執行11.8%的臨時稅率,8月6日后稅率將漲至47.6%,其間平均稅率為37.2%至67.9%。
如果反傾銷稅率提至47.6%,中國光伏行業將遭受致命打擊,輸歐之路自此將被封堵。
公開數據顯示,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金額約為204億美元。201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對歐美出口占比約為70%,其中對歐盟出口占比達46.1%,雖然金額劇降,歐盟仍為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出口額超過100億美元。
95家企業分“蛋糕”
受價格協議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中國光伏企業。
《華爾街日報》最先爆出,在價格承諾中,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價格每瓦不低于0.56歐元、出口量一年不超過7吉瓦(GW)。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默認了這一說法。陳惠清表示該價格承諾在理論上能讓中國出口企業保住六成歐盟市場。
那么,有多少企業將受惠于價格承諾?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接受歐盟“雙反”調查的企業有130家,最終參與價格承諾的企業為95家。原因在于有些企業已經倒閉、轉產,有些企業將此前分開報送的企業統一合并成集團,所以數量有所減少。
另光伏行業報告研究資料顯示,2012年,有出口實際業績的光伏電池企業為537家。這95家企業若嚴格按照價格承諾出口,就可以避免被征收反傾銷關稅。其余未參與價格協議的企業若想出口到歐盟,則需要付出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率的代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反傾銷稅率為15%,他們的德國客戶將流失80%以上,如果參照47.6%,基本上出口歐盟就沒戲了!睆倪@個意義上來看,其余未參加價格承諾的企業,在高反傾銷稅的關卡下,未來輸歐幾乎無路可走,也將加快產業整合進度。
未來或許仍有變數
據傅東輝介紹,此次談判難點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價格幅度和監管條件。
“如果價格幅度太高,即使承諾協議達成,中國企業也無法出口;如果價格幅度低一點,對歐盟來說又難以接受!彪p方就價格底線談判膠著了一陣子,最終同意出口價格每瓦不得低于0.56歐元。傅東輝說,根據WTO規則與《反壟斷法》,不能由雙方的業界達成價格協議,所以此次價格協議由中國光伏企業與歐盟政府達成。
但是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歐盟光伏產業界卻不太滿意這個結果,認為價格偏低。他們已提出要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爭取仲裁通過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法案。而傅東輝認為,歐盟光伏產業界的上訴勝算不大,否則就不會達成價格協議了!安贿^,一切還得看今年12月歐委會對此案的終裁。”
另一個談判難點是價格監管制度。
“達成價格承諾以后,中國企業得遵守價格水平,如何監管又成雙方談判的難點。監管制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嚴。太松的話歐盟不同意,太嚴的話,歐委會可以輕易地認為中企違反監管條件,有可能不按協議出牌,傷害中國企業的利益!备禆|輝說。
根據最終達成的價格協議,中國光伏出口企業和行業協會接受歐盟委員會的監管,由歐盟委員會來衡量企業有沒有遵守價格協議,如果個別企業沒有遵守,歐委會將對個別中國企業撤銷價格協議資格;如果認定對價格協議的違反具有普遍性的話,那么價格協議將被取消,恢復征收反傾銷稅,也就是說這次價格協議等于白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