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際資訊 >> 正文
汪光燾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會議上發言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14:42:30 用手機瀏覽

    4月21日,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13次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大會上,就世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任務和中國政府的主張等問題做了發言。
    汪光燾說,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緊迫任務。自環發大會和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以來,各國在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走向深入。但與此同時,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仍未扭轉,廣大發展中國家因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特殊困難,資金和能力匱乏,嚴重制約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汪光燾說,水、衛生和人居問題直接關系到各國普通民眾的生存、發展和基本權利,是可持續發展和千年發展目標的重要優先領域。本次會議圍繞這些主題探討今后的政策選擇和行動計劃,具有重要意義。從《里約宣言》到《千年宣言》,從《蒙特雷共識》到《約翰內斯堡實施計劃》,國際社會表明了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政治意愿,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行動方案,做出了不少承諾。現在是兌現承諾,將政治意愿化為行動的時候了。
    汪光燾在談到中國政府的幾點主張時說:一、各國政府應根據國情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并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綜合手段全面實施,動員社會力量,建立起廣泛的伙伴關系;二、國際社會應做出切實努力,為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改善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貿易、資金等領域的困難處境,給予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政策空間;三、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應盡快兌現其在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的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額外的援助資金,并以優惠條件轉讓環境無害化技術,提高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國際社會應就此建立監督和促進機制;四、各國有權根據國情選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道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發利用本國的自然資源,但在此過程中應防止對他國環境造成影響;五、在重視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同時,需優先關注區域性環境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城市空氣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自然災害和生態破壞等問題。
    汪光燾表示,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結合中國國情,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先后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和《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用于指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中國政府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完善政策措施,節約并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推進清潔生產,強化節約意識,形成全社會有利于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汪光燾說,中國政府十分重視供水、節水和水資源保護工作。近年來,公共供水事業快速發展,全國城市供水普及率達87%。政府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加大對農村供水設施的投入,解決貧困地區農民生活用水困難,推進區域性供水,實現城鄉聯網供水。
    針對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嚴重問題,政府在城市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中充分考慮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大力發展節水型產業,創建節水型社會。目前,全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1%。與此同時,加快實施重點流域和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大投資力度,實行污水排放和處理收費制度,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近3年城市污水處理規模增長一倍以上。我們還加強全國及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力爭再用一年時間編制完成省區規劃匯總和流域與全國的綜合規劃。
    汪光燾說,中國政府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首位,不斷完善環境衛生體系,包括環境衛生治理和管理的政府行政體系、市場運作體系,社會參與體系和突發事件應急體系。中國是一個發展中農業大國,政府將建立城鄉衛生保障體系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目前把環衛設施建設工作重點放在農村,不斷加大對農村環衛設施投入,強化政府責任,動員社會力量參加公益事業,充分發揮媒體作用開展健康教育。各級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婦女和青年組織積極參加農村環衛改廁活動,發揮各自優勢。中國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05年將達到55%,2015年力爭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近年來,中國各級政府逐步加大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投入。2003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達1.5億噸,垃圾處理率從1990年的2.9%上升至50.78%,城市環境衛生整體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汪光燾說,中國政府在城鄉建設中高度關注住宅和人居環境建設,將住宅建設作為經濟建設重點之一,推進住宅商品化制度改革,建立社會化住宅保障制度,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權益,改善住房功能和質量,發展節能型綠色住宅。目前中國城鎮人口5.24億,城市化水平達40.5%,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權益和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城鄉人均住宅面積分別達23.7和27.7平方米。
    中國政府還加大力度編制、實施全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以及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保護規劃,統籌兼顧城市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開發利用與自然人文環境的保護,積極改善人居環境。中國政府于2000年設立“中國人居環境獎”,表彰在改善城鎮人居環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城鎮、機構和個人,引導地方政府加大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中國的人居建設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截至2004年,共有12個項目榮獲“聯合國人居獎”。
    汪光燾最后表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環境大國,我們深知肩負的重大責任。中國將堅持不懈地努力,以行動實踐諾言,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與國際環境與發展合作,與各國一道,攜手奮進,保護我們共有的環境,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創建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我國將大力推進建筑節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