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渤海動力煤價跌破國家發改委5%政策預警線,以及受益于原料價格下跌而暴增的電企利潤,針對電價下調的聲音再次響起。
電價下調的呼聲之所以存在,緣于國家發改委于2012年底出臺過一項針對于煤電聯動的政策。而現在,煤價下跌的幅度早已跌破該項政策規定的上網電價調整預警線。
不過,昨日(7月14日),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所長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關于電價該下調的呼聲沒有依據,因為煤電聯動是以年為周期,從今年1月1日到明年1月1日為一個周期,發改委不能出爾反爾。
已具備電價下調條件
2012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做好產運需銜接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12]4103號),首次提出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在電煤價格出現非正常波動時,依據價格法有關規定采取臨時干預措施。
根據5%的政策預警線,從今年年初開始,到7月3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發布的時候就已經跌破。而上周三,秦皇島煤炭網發布最近一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按照今年第一期動力煤指數發布的價格來計算,跌幅已經超過6.47%。
據記者了解,自2004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曾幾次針對上網電價或者銷售電價進行調整。但除了在2011年底針對吉林、湖北等八省(區、市)統調小火電機組上網電價的下調之外,其余針對上網電價的調整都為上調。
雖然業內呼聲四起,但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所長林伯強指出,國家發改委有關煤電聯動的政策中已經寫明了,“今年1月1日生效,到明年(2014年)1月1日為一個周期。”
考驗電企承受力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煤炭價格一直處于跌勢,而受益于此,電力企業原料成本大大降低,與煤炭企業形成反差的是,從去年以來電力企業一直保持利潤大增的態勢。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7月10日共有7家A股煤炭開采類上市公司發布2013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6家中報業績預減,而盤江股份、恒源煤電等公司預計凈利潤將大幅降低。多家公司對業績預減的解釋一致:煤炭銷售價格的走低直接影響了經營利潤。
而反觀電力企業,上周四(11日)晚,國投電力發布了一份“超級華麗”的中期業績預報――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5662%以上。而另外,幾家發布中期業績預報的電力企業也出現了凈利潤大增的狀況。
不過,上網電價究竟會不會下調?火電是否和其他電種分開調?尚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是截至目前,在五大電力的發電結構中,火電仍舊是絕對主體的地位。
然而,即便是利潤暴增,這是因其往年盈利基數較低之緣故。電力企業仍舊不覺得盈利有多好。記者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得知,前幾年某些電力企業虧損嚴重,日前亦有企業還未還清債務。
地方已現下調苗頭
“工業用電同比增速明顯放緩,其中有節能減排原因,更多是實體經濟受制于需求低迷、成本堅挺,生產積極性不高,電價下調將緩解其成本困擾。”安邦咨詢分析師陳哲向記者表示,目前而言,鋼鐵、焦化、水泥等高耗能產業發展低迷,若電力成本稍做減少,將對這些行業產生利好。
據安邦咨詢數據顯示,目前重點鋼鐵企業噸鋼耗電475千瓦時/噸。西本新干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告訴記者,目前噸鋼均價大概3500元左右。他表示,鋼鐵行業總體耗電量非常巨大,“但是工業用電電費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這種高耗能,受調控的行業”。
而據此前5月份《中國經營報》的報道,某電力央企高管透露,一些省份政府已經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申請,要求把電價降下來,“地方經濟發展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工業生產受經濟影響較大”。
另悉,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決定進一步降低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電價。發改委下發的通知規定,自2013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對生豬、蔬菜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用電、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價格實現與工業用電同價。
中煤遠大咨詢中心分析師張志斌表示,這或許是個信號,說明上網電價該調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全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