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水電價格新機制將出臺的消息陸續傳出。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正在完善中的水電價格形成機制進展緩慢,近期難以出臺。
該人士解釋,新機制難產主要是因為利益訴求不同,地方政府希望延續低水價,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發電企業希望上調電價提高收益,而中央政府從生態保護的角度也想改變水電價格機制。
目前我國對水電價格實行“一廠一價”“一站一批”的定價方法,即根據每個水電站的成本核定水電上網價格,生態補償和環境保護并沒有納入成本考慮,造成水電價格普遍低于火電價格。
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出臺完善水電上網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按照發改委正在擬議的水電價格新機制方案之一,水電上網電價將參照消納地平均上網電價核定。
這意味著現行按投資額及發電量等因素成本綜合加成的定價方式,將會轉變為參照電力消納地(區域)平均上網電價水平核定水電上網電價,核定后的電價將隨消納地平均電價調整而調整。
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稱,有多種方案在擬議,總體方向是理順水電價格形成機制,更加反映水電的真實成本。
不過在水電的大盤子中,還包括地方政府和發電企業。國電集團副總經理謝長軍對記者說,目前移民問題支出大幅增加了企業投資,水電的效益普遍不好,因此發電企業想提高上網電價。
但地方政府從經濟發展角度考慮,希望維持低電價,吸引投資發展工業,甚至高耗能產業。一位地方官員稱,除了吸引投資發展經濟,水電站本身也能帶動地方投資,改善經濟狀況。
尤其是,企業在非主要河流上建水電站的核準權,已經下放給地方投資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的籌碼也將增加,水電價格形成機制的推出更加復雜。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清潔電力峰會上,國電集團副總經理謝長軍認為,水電開發受到移民導致的投資增加、電價低造成的效益不好影響,企業的投資積極性不高,呼吁實現同網同價。
但同時,水電裝機規模不斷提高,增速明顯。原因在于,水電站的選址資源稀缺,作為清潔電力,也在國家支持范圍內,所以投資還在增加。
目前水電裝機集中在西南、中部,四川水電裝機占到該省總裝機的70%左右。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今年“兩會”期間提議加強建設特高壓,便利川電外送,同時架設疆電入川的輸電線路,以新疆火電調劑四川水電。
不過,受到特高壓爭論不休的影響,特高壓建設滯后。以四川、云南為代表的西部水電資源豐富地區的水電利用情況不容樂觀。
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曾公開表示,2012年水電“被棄”電量在100億~200億千瓦時之間。
云南水電的當地利用也不夠,云南屬南方電網公司管轄,按照以往的經驗,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間架設線路輸電比較難以實現,南方電網轄下只有廣東電力負荷較高。
對于電網公司而言,輸出水電利潤空間較大,但對電源地的補償有限。前述知情人士稱,水電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多方博弈后才可能推出新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