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新電價政策料加速核電投資 三年后收入望年增百億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3-7-5 12:34:11 用手機瀏覽

  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通知,對新建核電機組實行每千瓦時0.43元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這個數字比此前陸續批準的行業平均上網電價增加0.02~0.04元每度。

  以此為參考計算,今年起三年內陸續建成的2900萬千瓦新核電站的平均運營收入有望能增加50~100億元。這一新增收入很可能對目前在建和計劃新建近千億元的核電投資項目進程形成重要刺激,核電建設的步伐和節奏有望提升,上游產業鏈也有望因此得到更多訂單。

  新定價明顯增厚運營收入

  按照2020年裝機目標推算,近兩年國內核電設備投資進入高峰期。目前國內已運營、在建、已核準尚未開工和已獲路條的核電機組合計將近7200萬千瓦。在建項目中,按照原先計劃2015年、2016年完工的核點項目最多,分別為9個和7個,截至2015年將建成近2900萬千瓦。

  在上述政策發布前,我國核電上網定價機制并不規范,通過成本加成法執行"一廠一價"的原則,目前國內幾個大型發電站上網電價都低于0.43元/千瓦時,其中中廣核集團旗下的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的上網電價分別為0.414元/千瓦時和0.429元/千瓦時,而秦山二期核電站的上網電價僅為0.39元/千瓦時。核電新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制定,使得新建機組通過成本加成法來確定電價時代將終結,新建機組將進一步加強成本運作和成本管控。

  今明兩年為投資高峰期

  因2016、2017年完工的核點項目最多。由于在建項目大多為CPR1000,而CPR1000建設周期一般為5年,其中前兩年為土建,之后兩年為設備安裝,最后一年是調試期,按此推算2013、2014年設備投資量最多,核電設備的投資高峰期即將到來。

  根據目前對2020年前項目建設進度的預測,按CPR1000堆型的核電站平均單位投資為1.2萬元/KW,設備投資占總投資的50%左右測算,2013年、2014年核電設備年投資需求平均為700億元左右。目前在建核電站設備需求量已經足以支撐主力電站裝備制造集團2~3 年的滿負荷生產。

  國產化設備收益

  在核電設備投資中,主要由核島、常規島和輔助設備三部分組成。投資占比分別為50%:30%:20%。按年設備投資需求700億計算,核島、常規島和輔助設備投資需求分別為350億、210億和140億。

  就目前而言,具備核島成套設備制造能力的國內企業僅限于中國一重、二重重裝、上海電氣重型廠;堆內構件上海電氣的市場份額高達90%;常規島設備制造被三大電站裝備制造集團壟斷。在汽水分離器市場上,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所占的市場份額基本持平,都為35%左右。在輔助設備方面,以U型管和閥門為代表,U型管的主要用途是在蒸汽發生器中進行一二回路熱量交換,使二回路水產生的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由于該設備技術含量很高,目前生產的企業不多,相關上市公司可以享受技術優勢。

  江蘇神通

  產品主要應用于冶金領域和核電領域,核級蝶閥和核級球閥是公司主打產品,2008年以來在我國核電工程用閥門的一系列國際招標中,公司成為核級蝶閥和核級球閥唯一中標企業。公司已經發布2012年半年報預告,預計2013年1-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2950.65萬元-3835.85萬元,同比增長0%-30%。

  哈空調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站空冷器、石化空冷器、電站(核電站)空氣處理機組專業生產廠家和出口基地,是國內最大的工業空冷設備供應商。也是國內核電空冷領域的"鼻祖"。去年公司的"核電站應急發電系統空冷器研制"項目研究已基本完成,"核級雙吸式離心風機研制"已完成論證、分析工作,未來有望實現突破。受行業基本面好轉的影響,去年公司毛利率大幅改善,其中電站空冷產品毛利率為24.49%,同比增加15.51%。

  常寶股份

  公司主要從事專用鋼管生產,其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油套管、鍋爐管和其他管材。去年公司旗下常州常寶精特能源管材公司投產了核電用的U型管項目,并于4月30日成功試軋第一支精密鋼管,達產后可年產7000噸U管,目前該項目將達產,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亮點。目前公司經營屬于平穩期,2013年1-6月業績預報,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為-20%至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湖南省通過電價、氣價改革促進節能減排
德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步入世界前列
光伏再次迎來政策大禮包 上網電價補貼20年
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將影響未來火電發展
煤價持續走低 煤企利潤大跌倒逼電價下調
發改委:全國核電標桿電價為每千瓦時0.43元
國家能源局“定調”分布式光伏暫“自發自用”
陜西化工企業余熱發電遭遇電價和并網難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