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在鄭州召開專題會議,決定以推廣應用中信重機公司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為載體,率先在全省水泥行業實施節能改造,發展循環經濟。會上,中信重機公司與河南省建設投資公司一次簽訂7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框架協議,由此拉開了河南省全面推廣應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序幕。
水泥工業是河南省“十一五”重點改造提升的傳統產業。目前河南全省水泥生產能耗約占全省能耗的5.2%,節能潛力巨大。采取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回收利用水泥熟料生產過程中的余熱,可以實現工藝節能。經測算,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每年可以發電5000多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2萬多噸,綜合效益十分顯著。
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指出,推廣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對于提升河南全省水泥工業的技術水平和行業地位,拉動全省裝備制造企業加快發展和全省工業節能降耗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全省上下要聯動、配合,加大中信重機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推廣使用工作力度,推動全省工業經濟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
河南省要求全省水泥工業以中信重機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為依托,在今后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上必須同步配套低溫余熱發電裝置,并將其作為項目核準的必要條件。2008年6月底前所有日產2000噸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必須完成低溫余熱發電裝置的配套建設。中信重機和“省建投”要密切配合,務求在2007年使河南省第一個雙壓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率先建成投產。其它已經建成的日產2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要抓緊制定余熱發電項目計劃,確保項目2008年上半年以前建成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