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鐵羅湖站第二期改善工程部分設施將于下周一(20日)投入服務,除月臺擴闊外,九鐵首次在鐵路系統中引進附有感應器的扶手電梯和行人輸送帶,設備在沒有乘客使用時,運行速度會減慢;連同試裝的LED日光燈,每年可節省數萬元電費。九鐵表示,倘試驗效果理想,會研究推廣至其它車站。
現時羅湖站在繁忙時間仍然十分擠迫。九鐵自2002年開始展開首期擴建大堂及月臺工程,今年4月另斥資7400萬港元,開始第二期改善工程。
4號月臺(南行月臺)的擴闊工程已接近完工,其中兩組附有感應器的扶手電梯及行人輸送帶將率先于下周一投入服務。
九鐵署理基建及樓宇工程總經理馮永耀說,由于現時列車會由1號及4號月臺輪流開出,月臺約有一半時間無人使用,故扶手電梯及行人輸送帶在沒有乘客時,速度會減慢至正常速度(每秒1.75米)的三分之一,以節省電力。他估計,每部電梯每月的電費開支,可節省1萬元。
九鐵亦首次試驗在扶手電梯頂部,安裝12組LED日光燈,取代傳統的光管,每組日光燈每年可節省1500元電費支出。馮永耀說,稍后會視乎效果,在全線東鐵車站改用同款日光燈,估計每年可節省四成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