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減排是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里都沒有再提年度節能減排指標,但并不意味著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放松和弱化,更不是改變目標,減輕責任。相反,要務必做到“三個不變,一個加大”,即決心不變、目標不變、責任不變、力度加大。今年,國家將采取8項措施推動節能減排。
解振華說,國家不再提出節能減排年度指標,主要考慮:節能減排取決于多種因素,有些措施當年可以見效,有些措施如結構調整、工程技術措施等見效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把五年目標科學準確地分解到每一年,難度較大。
2006年我國萬元GDP能耗下降1.23%,是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實現節能3000萬噸標準煤;主要污染物排放增幅減緩,但并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萬元GDP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2%%的目標。
解振華說,2006年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完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結構調整進展緩慢,服務業比重較低,增長方式依然粗放,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依然偏快;二是節能降耗投入不足,一些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滯后,有些工程從建設到發揮作用要有一個過程;三是支撐節能減排的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措施還未完全到位;四是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五是執法不嚴,違法成本低,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六是對節能環保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有待提高,具體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的現象。
解振華表示,2006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實現,加大了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難度。2007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的關鍵年、攻堅年。國家發改委今年將采取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動技術進步、加強節能降耗管理、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強化污染防治、健全法規和標準、完善配套政策、強化節能宣傳等8項措施推動節能減排工作。
解振華表示,今年國家將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滿足的土地、環保、節能等“六項必要條件”,把好新上項目準入關。制定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解振華透露,今年將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領域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項目,在重點行業中選擇一批節能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技術,加大推廣力度。全面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的支持力度,形成4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加強節能環保電力調度。加快培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