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設計追求新、奇、特及粗放型管理、住宅建筑的二次裝修已成為我國浪費能源的“樣板”和“能源殺手”。它們是我國推行節能的主要障礙。 在今天召開的第三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綜合論壇上,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做出上述論斷。 仇保興說,目前,我國建筑市場已成為某些不負責任建筑師的試驗場,一些政府部門帶頭追求新、奇、特的“標志性”建筑,已成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反面教員。“罩著玻璃罩子”、“套著鋼鐵膀子”、“空著建筑身子”等各種所謂“新、奇、特”的建筑,成為了頭號“能源殺手”。 數據顯示,由于管理粗放,我國大型建筑能耗比西方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如某城市機關辦公樓單位面積耗電量最高達到139度/年,高于紐約66度/年、德國67度/年的水平,是城鎮居民用電量的10.6倍、農民用電量的36倍。 此外,住宅二次裝修已造成巨大的浪費。據統計,我國每年住宅裝修造成的浪費高達300多億元,有的城市每年二次裝修造成的浪費就達15億元之多;有的城市每年因拆除舊有建筑和新建筑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就高達2000萬噸之多。另外,全國一步到位的精裝修住宅占年住宅開發總量不到10%,而發達國家精裝修住宅,一般占開發量的80%以上。 建筑耗能已經占中國總耗能的30%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今后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必須率先執行建筑節能或綠色建筑標準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已經成為我國三大用能領域之一。建設領域是實現我國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的重要部分。 仇保興認為,今后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必須率先執行建筑節能或綠色建筑標準;定期對公共建筑進行能效檢查和公開披露;分期分批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地方政府、節能服務公司與金融機構聯動,提供優惠政策促進建筑節能改造。 同時,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精裝修和節能物業管理一步到位;鼓勵開發商推行多種可供選擇的精裝修樣板房,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推行建筑節能標識認證制度和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性能的節能建筑必須與相應的精裝修和運行管理相結合。 據悉,《綠色建筑設計導則》、《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技術規范也已出臺,《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也即將出臺。我國現有建筑總面積400多億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記者李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