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杜鵑
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花了大量篇幅談到節能環保問題,對此,記者在8日采訪全國人大代表、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時,他表示:“這表現了政府敢于挑戰,令人欽佩,我們也深受鼓舞!
但讓他想不明白的是,節能降耗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般的深奧的問題,可實施起來為什么這么難?
作為一名節能環保行業的領先者,觀察建筑是黃鳴的“職業偏好”。
他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北京許多所謂的“地標式”建筑。那些外表鋪滿玻璃、極易造成“冬冷夏熱”效應的“超級太陽房”,每年得浪費掉多少能源?為什么這些在國外早就被淘汰掉的設計方案在國內卻被視如珍寶而大行其道?
黃鳴毫不客氣地拿李嘉誠(李嘉誠新聞,李嘉誠說吧)的東方廣場項目“開刀”。他說,自己一直很敬重李先生,但惟獨在東方廣場這個項目上覺得李先生的做法“不可原諒”,如果說,十多年前建東方廣場時,人們的節能意識還沒有現在強、節能壓力還沒有現在大,那么,現在為什么不“知錯就改”呢?在黃鳴看來,改造老房子,即使是耗時、耗資,也是值得的。
窮了,要節約;富了,也要節約。黃鳴坦言,社會整體追求奢華,實際上暴露出了一種暴發戶的心理和性格———倘若一個民族形成這樣的心理和性格,那還了得?對此,黃鳴的建議是,節能環保應從現在做起,從每個人做起,從社會精英做起。
據悉,黃鳴今年共帶來了20余項有關節能環保的建議。(9I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