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法者認為,2006年政府沒能實現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預定目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杠桿”不到位而導致的行動力不足。
全國人大代表、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新建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的每個有機體都具有趨利性,在環保還沒有演變為生活和消費方式的情況下,單靠道德自律、經濟行政處罰是不夠的,必需對產業、稅收、投資和監管政策進行全面梳理,落實每個部門、每個社會成員的責任。
溫家寶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06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
溫總理說,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重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仍然偏快,不少應該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還沒有退出市場,一些地方和企業沒有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有關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需要一個過程。
柴新建認為,總理提到的政策措施就包括“經濟杠桿”。他建議國家針對各個行業的特點制定強制的節能環保標準,從生產的源頭遏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通過稅費政策來獎勵環保、處罰污染。
他說:“國家可以通過補貼消費者刺激節能產品需求,進而刺激節能產品的生產,向生產和銷售非節能產品的企業征費并對垃圾處理企業給與優惠。這樣就可以讓產品的設計者、制造者、銷售者、使用者和消費者都承擔責任!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健全節能環保政策體系。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價格、財稅、信貸等經濟手段,促進節能環保工作。深化重要資源性產品價格和排污收費改革,完善資源稅制度,健全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繼冰箱、空調之后,3月1日起,中國國內出廠的洗衣機都會貼上能效標識,按照耗電量、耗水量、洗凈比、噪聲、磨損率、使用壽命指標分級。柴新建說,家電行業是全球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因此在制定節能降耗標準方面走在前面,在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過程中,明確節能降耗標準已成為一種趨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車純濱說:“治理企業污染,光靠執法檢查是不夠的,違法違規企業經常關了又開,開了有關,雖然很多企業都會把環境保護比作‘命根子’,但是自律意識總是不夠,不愿意為環保多投入!
來京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江蘇籍代表紀鳳高稱這種現象為“貓捉老鼠”的游戲,并將其歸咎于地方保護主義。車純濱認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飯”的稅收政策是導致基層政府袒護污染企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他說:“中央提出的經濟增長‘又好又快’目標、‘環保優先’原則在某些地方會走樣,是地方政府不愿執行中央決策嗎?不是,因為它們面臨財政困難,需要上項目增加財政稅收,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沒能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于1994年實行稅制改革,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稅制,中央一直在稅收收入中占大頭。代表們認為,基層政府之所以犧牲環境發展經濟、搞重復建設、圈占耕地、推動房地產擴張都與地方政府目前的收益渠道和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王濤說:“制約環保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節能降耗、污染處理和防治的技術力量不足,國家應增強這一領域的技術投入,制定政策鼓勵發展治污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