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中國開征燃油稅不必一步到位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8:44:21 用手機瀏覽

在日前交通部和世界銀行聯合召開的高速公路研討會上,世行公布了最新研究報告《中國高速公路:連接公眾與市場,實現公平發展》(以下簡稱《報告》),建議中國應盡快征收燃油稅。

  《報告》指出,我國高速公路網下階段的建設成本將高達2250億美元,今后15年建設與融資需求巨大。同時表明,如果中國政府決定完全依靠燃油稅來支持各種公路維護支出,燃油的稅后價格將比2006年中期的油價高30%。如果將稅后油價提高到2006年中期油價的3倍,所得稅收就可以足夠支付所有的養護和規劃中公路的建設費用。

  有媒體按照2006年6月30日北京市93號汽油價格每升5.09元進行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如果費改稅后,我國所有公路養護和建設費用全部來源于稅收,那么,油價最高每升將達15.27元!媒體推算出的這一夸張的結果,當然是為了抓住讀者的眼球,以中國的現實情況,油價上漲3倍將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動蕩。

  然而,由此提出的燃油稅如何征收的問題,卻不能回避。事實上,燃油稅將“擇機開征”的說法,國內已經提到多次,但近兩年始終未見落實。在相關部門官員的解釋中,不斷攀升的油價是導致燃油稅遲遲不能出臺的重要原因。據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石寶林日前表示,促使燃油稅出臺有兩個條件:一是油價是否能回落到一定程度。另一個則是政府決策者對燃油稅的外部評價如何。如果單純從油價考慮,那么短期內燃油稅還是不容易出臺;如果政府是從節能的角度出發,將征收燃油稅看作控制能源消費、促進高效節能的手段,那么我國應該很快地推行費改稅(注:開征燃油稅的初衷是費改稅)。

  由此可見,影響燃油稅開征的重要因素是油價和政府決心。從目前中國對節能降耗的不斷強調來看,開征燃油稅的壓力在增大。但決策層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燃油稅率定在什么水平,才能既促進社會的節能,又不至于影響經濟運行和人民的生活?

  在我們看來,這是個宏觀政策問題,不能只聽交通部門一家的意見。交通部門重點關注的是,燃油稅收能否覆蓋公路養護和建設資金。有交通部人士稱,目前國家公路養護和建設費用大部分還來自于銀行貸款,占到50%以上,另一塊較大來源則是政府提供的資本金,占35%左右,其余則來自車輛購置附加稅、養路費等。交通部希望政府提供的資本金最好能占到50%至60%的比例。從政策博弈的角度看,這一要求的潛臺詞可以理解為,如果政府不增加資本金,將對燃油稅率形成壓力——必須以較高的燃油稅率,才能覆蓋公路養護和建設中的資金需求。

  世行報告提出的燃油稅后價格比2006年中期的油價提高30%,實際上給出了一種稅率,即加價30%。而據媒體披露,此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會同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交通部等16大部委和機構的討論中,曾提到過燃油稅征收標準應該設為30%以上,最高到100%的方案。根據安邦分析師過去的研究,當成品油價上升到6元/升左右時,就會達到國內一些行業承受的上限,比如農村地區就會受到極大影響。如果油價因燃油稅進一步向上,那么這種“打擊性”的影響將會更大。因此,燃油稅的開征方式必須充分考慮市場承受力問題。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國內政策部門如果把眼光盯在燃油稅一次到位,完全覆蓋某些成本,這種思路是解不開燃油稅開征中的死結的。應該采取分步實施、逐步推進的方式,才會盡快推動政策的出臺,同時將政策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學者:中國在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首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誕生記
過去20年地球變得越來越“綠”,NASA點贊中國和印度
“氫能時代” 中國加快探索氫能經濟
中國將在水利能源交通環保等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中國電動大巴駛入智利首都圣地亞哥
中國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落戶璧山
中國預計很快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