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分析家們說,雖然中國節能降耗形勢不容樂觀,但“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規劃提出的預期目標仍有可能達到。
中國沒有實現去年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
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去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僅下降1.2%,而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在增長。
但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們認為,“十一五”規劃提出的這兩個約束性指標不能改變,必須堅定不移地努力去實現。
去年年初通過的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2006—2010年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代市長劉賜貴說:“節能減排的形勢十分嚴峻!
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輕、重工業增速差距由上半年的1.8個百分點擴大到4.1個百分點。
“這一趨勢如不盡快扭轉,將加劇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加大節能減排難度!边@位人大代表說。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韓永文說,除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結構比重偏高,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外,節能投入、技術改造、財政稅收和信貸政策等的完善和政策效應顯現也需要一個過程。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林毅夫也指出,在2006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前提下,使連續幾年上升的單位GDP能耗突然出現“急轉彎”難度較大;而能源消耗總量持續增長,是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
全國人大代表、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中說:“對當前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應一分為二地看!
他說,一方面這項任務確實十分艱巨,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去年節能減排指標下達后,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并未同步出臺,許多地方政府抱著“邊干邊看”的心態。
中央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說:“粗放的增長方式超過了國內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也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在節能減排問題上,我們沒有任何退路!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大型能源消耗國有企業簽訂了責任狀,指標逐一分解;國家環?偩质状螁⒂谩皡^域限批”政策——四大電力集團和四個地方行政區被列入“環保黑名單”,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的迅速擴張趨勢。
“我感覺中央動真格的了,”李中坦言,“自己身上節能減排壓力很大!
李中說,華能電力集團已向他下達了明確的節能降耗指標,如果完不成,華能總部將在考核中給予其“一票否決”。
一些代表委員和有關專家注意到,中國的節能減排形勢正在出現轉機。
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單位GDP能耗開始下降,這也是最近三年來的首次下降;而全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幅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有可能實現。”林毅夫認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推進這項工作確實需要循序漸進,但也有賴于各級政府、各個行業切切實實地把已經分解的各項指標落實到位。
他相信各級政府官員是完全可以跟著這根“指揮棒”走的。
占世界八分之一人口的15個主要發達國家消耗了世界礦產資源的一半,并在全球污染中負有80%的責任。中國占全球23%的人口,雖然能源消費總量較大并日益上升,但人均能耗僅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當于美國的十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