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能源危機的逼近和節能呼聲的攀升,昨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中,終于把合同能源管理(EMC)確定為重點推廣模式。
EMC模式可以比喻為企業的節能醫生,是由專業公司自帶資金、技術為企業實施節能改造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EMC公司的利潤來源于用戶企業節約下的能源費用。
實際上,自從1998年起,在世界銀行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支持下,EMC已經在部分城市試點。但是至今時隔八年,這個被世界各國證明為最有效的節能模式,在我國依然成長艱難。
中國節能促進項目辦公室執行主任王樹茂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指出,長時間以來,推廣EMC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融資。原因是: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而EMC經營時間短,還沒有建立起商業信譽,國有銀行對其經營方式缺乏了解。
王樹茂指出,《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出臺后,EMC產業有望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這一基礎上,還需要相關方面提高認識,促進節能產業取得更快發展。
首先是EMC公司自身。目前政策好轉,EMC公司要認識到市場前景可觀,抓緊節能人才的培育,以便能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其次是商業銀行要提高認識。實際上,世行自2000年起,已經為EMC產業提供了2200萬美元的貸款擔保。這一舉措除了扶持新興EMC公司外,還希望幫助商業銀行認識到,EMC并非高風險產業,貸款EMC有利可圖。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提高認識。充分認識EMC產業對節能的積極作用,可考慮對其實行減免稅收等其他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