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其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一些眼光敏銳的合同能源管理(EMC)公司已將視線轉移過來,欲先期搶占商機!痹谧蛉照匍_的“EMC及EMC融資擔保培訓班”上,傳出這樣的信息。
節能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在很多領域都存在較大的節能降耗潛力。據調查,夏季中央空調平均存在20%-30%的節能潛力;工業企業中大部分變工況電機存在10%-40%的節電潛力;大部分照明系統仍未進行綠色照明改造,節能潛力約為30%-70%;各類電動扶梯2萬余臺,年耗電量約6億千瓦時,節電潛力高達30%-80%;各類公共建筑、居民建筑存在30%-50%的節能潛力。
“我市139戶重點用能單位用電總量達45.67億千瓦時,占全市用電總量的11.7%。如果這些用能單位都能實現單位能耗下降15%的目標,就可節電6.86億千瓦時,節省下來的資金就近6億元,這背后潛藏著巨大的市場機會!鄙钲谑匈Q工局資源辦主任岳雷表示。
跨國巨頭捷足先登
開展節能降耗,前期需投入一定的設備改造資金,但許多企業由于認識不足,不愿承擔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先期墊錢做改造,再通過節省費用返還的EMC模式受到各國好評,一些專業EMC公司逐漸浮出水面,并加緊進軍中國市場。
在深圳市政府爭取下,作為世界500強的霍利韋爾公司就捷足先登,通過自己的銀行資信系統,在深圳挑選了20家商業信譽良好的企業進行接觸,包括華為、富士康等大型企業和地王大廈等耗能大戶。據悉,深圳青島啤酒廠的進展速度最快,目前正在做節能方案。
“跨國EMC公司前期工作非常精細,先做好整個規劃再照章執行,前期咨詢等不收錢,但等進入預可行方案時,則要求客戶交訂金,以約束其行為,這一點國內很多企業都不能適應,這也是目前外國公司水土不服的原因,但長遠來看這是方向!痹览追Q。
本土準EMC公司興起
政府引入跨國EMC公司,的確產生了一些“鯰魚效應”,目前深圳就有3-5家準EMC公司在開展業務,像中彩節能設備租賃公司等。但與外國企業相比,這些本土EMC公司還處于“幼稚期”,多由節能產品制造商轉型而來,其規模還是偏小,資金實力不足。
“關鍵是這些公司技術集成差距大,基本上是靠單一的節能技術起家,比如照明節能、電機節能等,而深圳一些大企業則更多地希望節能服務供應商能夠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打包處理各種問題,市場供需間出現了裂口!笔泄澞軐<椅瘑T會一位人士表示。
政府盡力扶持EMC機制
盡管本土準EMC公司實力尚弱,但政府還是有意培育。在去年開展的14家政府機構及財政支持單位節能改造中,有關部門還是選擇了將項目整體打包給一家公司,然后再由其分包出去,以期將松散的各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組成聯合體,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此外,市貿工局也計劃在年內成立節能檢測中心,以健全EMC的市場秩序。
據了解,“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也把目光投向深圳,目前正與三四個項目洽談節能投資擔保問題。這個大型國際合作項目目前已實施兩期,一期投入3000萬美元,支持成立了北京、遼寧、山東三家示范性節能服務公司;二期也投入3000萬美元,計劃培育EMC擔保市場。
“一些EMC公司在業務開展中碰到資金短缺或者收償風險,但擔保政策要求資產抵押,不接受節能方案合同抵押。”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世行項目部首席節能專家徐飛認為,這對處于起步階段的節能服務公司而言顯然難以逾越,阻礙了EMC機制的大規模推廣,必須繞過這道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