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一次接待過這么多企業�!�
2月10日至11日,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推進大會在長島召開,40多家知名企業、科研院所的負責人冒著料峭寒風,乘車換船登上長島。一位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直言:正月里的長島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這是一場務實高效的大會:煙臺市委財經辦、市發展改革委等10個市直部門送來了支持長島發展的新政策;中建山東投資有限公司、國電投核能有限公司等40多家知名企業、科研院所的負責人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碳普惠平臺建設、飛地產業園合作、零碳場景打造、綠色微電海水淡化示范項目、局域新型電力系統、虛擬電廠等一系列戰略合作順利簽約。
眼下,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加快向長島匯聚,長島國際零碳島的規劃圖,正一步步變成施工圖、實景圖。
企業嘉賓登島考察
這么多嘉賓登島,可不是為了欣賞海島美景。
他們下船后,來不及休息就馬不停蹄考察了長園賓館、南長山街道孫家村、長島垃圾分類綜合處置基地、污水處理廠、新人民醫院、海濱長廊等零碳場景,詳細了解碳普惠平臺、海草床和海藻場生態修復、零碳醫院、零碳港口、近零碳社區等創新成果和規劃建設情況。
綠色微電海水淡化示范項目可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每天生產高品質生活飲用水50立方米,制備食用鹽100公斤。
孫家村研發了海藻資源養護模式,通過應用人工浮床、人工潮潭等海藻場構建技術,使本地海藻場固碳量平均提升39.36%……
“我們一邊觀摩一邊討論,無論是新能源的規劃,還是低碳環保技術的應用,都給我們很深的印象,也給我們央企上了很好的一課�!敝泻松綎|核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趙立東表示。
長島綜試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于振江詳細解讀了《長島國際零碳島示范場景建設規劃方案》,介紹了31個零碳示范場景,引發與會企業家和專家的濃厚興趣。大會上,長島與相關企業在碳普惠平臺建設、飛地產業園合作、零碳場景打造、綠色微電海水淡化示范項目、局域新型電力系統、虛擬電廠等方面達成一系列戰略合作。
建設國際零碳島,使長島成為我國集成輸出綠色低碳發展成果的“開放窗口”、先進零碳技術推廣應用的“示范窗口”、承接重大國際活動的“外交窗口”。國際零碳島嶼合作組織成立后,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帶動作用將無可限量。
屆時,企業可借助這個高能級平臺,深度鏈接全球綠色產業資源,“走進來”共享海島發展機遇,“走出去”開拓廣闊國際市場,在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擁抱無限商機。
長島讓“零碳”走出概念
認證全國首個負碳超過2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負碳海島”;創建3個“和美海島”;獲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長島國際零碳島的成長之路,步履堅實,步步生花,讓“零碳”走出概念,成為可感知、可借鑒的生動實踐。
作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和山東省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的長島,承載著先行先試、開拓道路并引領前行的重任。在長島打造國際零碳島,既順應煙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大勢,也符合長島的發展定位。
2021年,煙臺提出打造“長島國際零碳島”的戰略目標,并連續4年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又寫入了省政府工作報告。
構建國際零碳島屬于全球新議題,無經驗可循。2023年5月,煙臺市啟動“長島國際零碳島”規劃,近百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為“長島國際零碳島”編制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
2023年8月,《長島國際零碳島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研究》等5項研究成果在“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集中發布。2023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上,煙臺正式發布《長島國際零碳島發展規劃(2023—2035年)》,計劃到2035年,長島全域溫室氣體實現凈零排放。2023年12月,全國首個海上經濟開發區——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為國際零碳島建設再添動力。
煙臺將零碳島建設作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局的切入點。2024年3月,煙臺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發起成立“國際零碳島嶼合作組織”的建議》,得到相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2024年11月13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COP29)中國角舉辦的“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發布會上,煙臺市代表32個發起單位,向全球發出《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在世界舞臺展現了中國風范、山東擔當、煙臺風采。
當前,長島聚焦綠色之島、美麗之島、安全之島、幸福之島“四島”定位,錨定到2035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不動搖,協同推進減碳、降污、擴綠、增長,打造全球海島保護與開發的典范。
實干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建設長島國際零碳島的構想自提出以來,在規劃研究、減碳增匯、能源轉型、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要盡快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靠的是真抓實干。下一步,長島將著重做好以下6個方面工作——
以深化與全球島嶼國家合作為引領,打造彰顯中國風范、凝聚全球共識的“零碳開放”高能平臺。爭取以長島為發起地,成立全球首個以零碳島嶼定位的國際組織,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風采、山東擔當。
以廟島綜合開發為引領,打造顏值壯美、品質厚重的“零碳旅游”度假勝地�?v深推進全域旅游提質升級,將廟島綜合開發項目打造為我國北方海島高端旅游的標志性工程。在零碳場景方面,謀劃打造零碳交通、零碳民生等6大零碳體系。謀劃建設聚氨酯路面、虛擬電廠、綠色微電海水淡化等項目,推進6個光伏技術應用場景,打造3個標志性零碳項目及10個左右零碳場景。
以全國首個海上經濟開發區為引領,打造鏈條完備、生態高效的“零碳漁業”示范樣板。依托“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做大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抓實園區基建,創新開展“標準海”建設,完成首期16萬畝海域本底調查。
以清潔能源開發應用為引領,打造多元互補、安全韌性的“零碳能源”發展高地。在長島飛地產業園建設煙臺市清潔能源產業園“園中園”。在島內建設零碳能源供給體系,實施源網荷儲協同一體化工程,推動海上風電、分布式海上光伏、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能集成應用示范。
以“黨建+物業海島”模式為引領,打造和諧善治、共建共享的“零碳治理”幸福家園。系統整合公共事業支出,引入有實力、有經驗的央企和團隊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標準運營。以“物業海島”為支撐,進一步撬動全域整體運營,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讓保護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海島群眾。
以做活藍碳文章做優藍碳氛圍為引領,打造活力澎湃、現代文明的“零碳社會”時代風尚。深化零碳研究,會同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等“國字號”科研機構開展一攬子原創性研究;做強零碳經濟,正探索引入綠氫、能源島、海藻場固碳等新技術新業態,有序推進碳匯交易,變資源為資產、變資產為資本;倡導零碳生活,推動零碳生活方式浸潤人心、蔚然成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