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岳塘區電機電控產業肇始于1936年創立的湘潭電機廠,享有“中國機電產品搖籃”的美譽。經過近90年的發展,這一產業集群集聚了以湘電集團、湖南湘電動力等為核心的120家電機電控企業,產品銷往歐美、澳洲等80多個地區。2023年,集群主導產業產值221.7億元。今年9月,湘潭市岳塘區電機電控產業集群晉升為湘潭首個“國字號”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位于邵陽南山牧場的湖南南山,50多臺2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迎風而立,驅動一臺臺“超級大風車”旋轉。這是我國第一組2MW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由湘電股份聯合湖南大學等高校、企業共同研發,目前已成為我國風電裝備主流機型之一。
在我國大型風電裝備、核電站、神舟飛船等“大國重器”中,不乏“湘潭造”身影。在湘潭市岳塘區,一批電機電控企業十年如一日堅持自主創新,攻克技術難關,誕生了許多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和產品,以“關鍵小器”支撐大國重器。
不懼“冷板凳”,勇闖“無人區”
12月19日,在湘潭崇德科技的車間里,一個直徑約1.8米的巨大軸承加工完畢,待質檢完成后就可裝車發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用于我國“華龍一號”核電站的主泵軸承。
軸承是核電主泵的心臟,與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息息相關。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核電主泵軸承無法自主化,是制約我國重大核電設備高質量發展的一只“攔路虎”。
成立于2003年的崇德科技,早早將目光瞄準了核電站主冷卻機泵軸承領域。彼時,軸承行業多在中低端市場打轉,國內高端軸承相關技術一片空白。為了盡快掌握關鍵技術,崇德科技一邊去西安交大等國內高校找資源、找人才,一邊邀請國外專家指導生產。
“我們通過互聯網給歐美國家相關的軸承領域專家發了近200封郵件,最后收到30多封回信,由此結識了很多知名專家,并達成合作意向。”崇德科技副總經理龍暢介紹。
就這樣,在這種“廣撒網”式的合作交流中,崇德科技掌握的自主核心技術越來越多,底氣也越來越足。2015年起,崇德科技開始參與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主泵軸承和第四代核電快堆鈉泵滑動軸承研發,目前第三代核電高溫重載滑動軸承已經通過中國機械聯合會鑒定,主要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龍暢告訴記者,隨著我國核電行業進入高景氣發展階段,公司核電裝備配套訂單顯著增加,今年有望創新高。
不懼研發“冷板凳”,敢于做先驅者——在湘潭岳塘區,崇德科技這樣的企業并非個例。比如湘電集團是我國唯一的水下特種裝備推進及發電成套設備制造廠家;華菱線纜為我國航天事業服役20年,“長征”系列火箭超高溫點火線纜、宇航員出艙所用的“臍帶”線纜均來自華菱線纜。
目前,湘潭岳塘區電機電控產業集群擁有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上風力發電技術與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風力發電機研發中心等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載體23個,院士創新團隊2個,榮獲國省科技進步獎10項。
“雙碳”引領,為工業發展提供“綠”動力
作為工業領域最廣泛的配套驅動設備,電機直接關系到工業領域的節能效果!半p碳”目標引領,節能減排需求呈指數級增加,高效節能機電產品的市場空間之大,可想而知。
在湘電集團的展廳,一臺低溫余熱發電機模型格外醒目!暗蜏赜酂岚l電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是一項變廢為寶的技術!毕骐娂瘓F戰略發展部部長黃博中告訴記者,我國低溫余熱資源總量巨大,利用余熱資源進行發電,可提供的清潔電力相當于近20個三峽工程的發電量。以湘電集團自主研發的315千瓦ORC低溫余熱發電系統為例,每年可提供18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逾1700噸。
今年5月,湘電集團旗下湘電動力有限公司攜手國家電投重慶公司所屬綠動能源公司、白鶴電力公司,簽訂ORC低溫余熱發電演示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將基于大型火電廠,搭建全國首個磁懸浮高速永磁直驅ORC低溫余熱發電技術中試平臺,在熱力發電廠、鋼鐵、化工、玻璃等行業具有廣泛推廣前景。
據介紹,湘電集團已研制出超高效電機、飛輪儲能系統、高速電機等一系列國內首臺“雙碳”產品,累計向社會推廣高效節能電機、風力發電機等產品2300萬千瓦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00多萬噸。2023年,湘電集團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今年來,“兩重”“兩新”政策持續發力,岳塘區電機電控產業集群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華菱線纜投入數億元,淘汰大量老舊設備,大規模更換更加自動化、智能化、綠色環保的設備。“這既是生產需求,也能進一步控制噪聲,達到環保節能效果!比A菱線纜相關負責人表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安全”已成為企業的環保行動指南和自覺行動。
目前,岳塘區電機電控產業集群擁有2個國家綠色工廠、2個國家綠色設計產品和1個國家綠色供應鏈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