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當科技的浪潮涌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智能”與“綠色”,這兩個看似遙遠的詞匯,卻在時代的舞臺上悄然相遇,引領著我們走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在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一家具有“投融建管營”綜合實力,經營業務涵蓋工程建設、清潔能源投資、裝備制造等的國資企業——廣東水電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正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堅定的步伐,在這條創新之路上砥礪前行。
二、綠色夢想:智慧能源點亮希望之光
每當我們談及未來,綠色與可持續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智慧能源,正是廣東水電二局為我們繪就未來綠色畫卷的筆觸。
他們積極投身于智慧能源的建設和運營中,從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到儲能技術和智能電網的研發,廣東水電二局都在不斷地探索和嘗試,致力于打造一個綠色、低碳、高效的能源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一縷陽光、每一陣清風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價值。
以廣東水電二局單體連片規模最廣、單次并網規模最大的“光伏+儲能”一體化項目巴楚光伏項目配套儲能設備為例,按每天“一充一放”運行,平均每個工作日可放電約100萬千瓦時,能夠極大緩解當地公共電網的壓力,提升電站電力質量,降低能源成本。
三、智慧建筑: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如果說智慧能源是綠色夢想的基石,那么智能建造則是實現這一夢想的橋梁。廣東水電二局在智能建造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它利用BIM、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將傳統建筑業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由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粵水電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大灣區生態水利工程BIM+智慧建造管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參賽項目,斬獲2021年“智水杯”全國水工程BIM應用大賽建管與施工BIM應用類優秀獎。
(廣東水電二局承建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
在這里,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而是充滿了智慧與生命的綠色空間。它們能夠感知環境、適應變化、優化能效,為我們創造出一個更加舒適、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四、融合創新:雙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走在這條“智慧能源+智能建造”的雙產融合發展道路上,廣東水電二局深知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決不能陷入閉門造車的困境。正因此,廣東水電二局依托增城區對目標產業的扶持,通過對科創產業資源整合和培育,推出了廣州增城首個建筑產業園區,同時也是增城首個建筑及清潔能源產業科技孵化器,粵水電科技創新中心應運而生。(了解粵水電科技創新中心更多信息,請聯系招商熱線:020-82828886、19120039613)
粵水電科技創新中心集聚了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旨在依托科創中心的廣闊平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開放技術合作與資源交流,不斷引入新鮮血液,激發創新活力,源源不斷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蓬勃生機。
同時,科創中心也借助企業的成長力量,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提升綜合承載能力,為更多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成長環境,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這種互利共贏的良性循環,也將讓企業與科創中心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共創輝煌未來。
五、未來已來,讓我們共同期待
在廣東水電二局看來,智能建造與智慧能源并不是孤立的兩個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智能建造為智慧能源提供了堅實的物理基礎,而智慧能源則又為智能建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接下來,廣東水電二局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的理念,粵水電科技創新中心也將不斷推動智能建造與智慧能源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一個更加綠色、智能、美好的世界,
將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