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上下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制造業當家”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針對產業直接載體園區應如何優化運營管理進一步發揮好“大平臺”作用的問題,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山公用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公用能源”)交出“答卷”,并面向全省推廣“公用方案”。
11月8日下午,中山公用能源受邀參加由廣東省工信廳指導,粵科金融集團主辦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活力”廣東省產業園區運營管理能力提升活動,全省各地市工信部門、園區及開發公司,光伏能源和標準廠房投資運營企業,以及相關行業協會代表受邀參加;顒由,中山公用能源作為中山國有上市公司的代表,就零碳智慧能源園區的建設作專題案例分享。
此次活動緊密圍繞當前園區發展的迫切需求,旨在搭建一個高效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分享先進園區運營管理案例,共同探索園區管理升級的新路徑,以加速推動全省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進程。
中山公用能源成立時間雖不足兩年,但針對傳統園區能源管理的痛點,成功研發出“零碳智慧能源園區解決方案”,并在全國范圍內成功落地了多個標桿項目。
中山公用能源總經理王躍軍指出,當前傳統園區普遍面臨用電成本高、電力錯峰難、節能減碳壓力大及創收渠道有限等挑戰。
中山公用能源通過“四部曲”策略,即能源建設、能源管理、智慧運營與平臺交易,實現園區零碳目標。能源建設,為光、儲、充一體化建設提供從設計、采購、施工、驗收、投用、運維、運營一站式服務;能源管理,建立園區微網,能效分析、能耗管控、優化調度等手段,實現園區能源業態的全景監控及精細化管理,降低用能成本,保障供能可靠;智慧運營,同步將園區分布式電力資源進行聚合管理,以虛擬電廠的形式參與電網需求響應,提供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實現資源配置協調最優化并獲得增值收益;平臺交易,整合電力、碳資產等可控資源,參與電力交易、碳交易、新能源資產交易等市場業務,實現資本增值。
作為傳統園區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徑,零碳智慧能源園區能讓參與各方獲得最大化效益。
王躍軍還表示,“對于園區業主而言,零碳智慧能源園區的經營效應、社會效應、品牌效應及綜合競爭力更強;對于管理方而言,實時遠程監控、調度控制、能耗分析、碳耗預測、設備運維等功能,可實現用能管理精益化;對于園區企業而言,在享受用能效率提升、用能成本降低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之上,更可獲得綠色融資、安全保障、運維服務及一體化零碳服務!
近兩年來,中山公用能源依托上述方案,打造多個典型項目。其中,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的美的工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就是該公司參與建設的標桿項目之一。據悉,該項目總容量23.3MWp,25年總發電量預計可達57083萬kWh,年均發電量約2283萬kWh,等效節能減排標準煤約18萬噸、二氧化碳約42萬噸。該項目從空中俯瞰,鱗次櫛比的光伏設施覆蓋園區的各廠房樓棟,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
此外,中山市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同益工業園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嘉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以及重慶美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江西中建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等,也是中山公用能源在零碳智慧能源園區建設上的成功探索。
據統計,截至2024年9月,中山公用能源已在全國超20個城市投建共計59個光儲充電站項目,其中廣東省53個(中山市35個)、安徽省2個、江西省2個、重慶市2個。并網及在建光儲充項目容量累計超過400MWp,投資規模超過15億元。
此次活動不僅提供寶貴的交流合作機會,還促進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拓展,中山公用能源將利用本次平臺,圍繞零碳智慧能源園區的建設、運營及優化等領域,探索創新模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為全省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圖丨張德鋼 劉雪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