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今年以來,濱?h堅持聚焦“大綠能、大空間、大物流、大產業”發展目標,以零碳產業園、“綠電+冷能”利用示范區和零碳工廠為載體,按照“企業節能低碳+系統集成降碳+用能零碳替代”思路,積極探索以“綠電+冷能”為特色的零碳產業園建設之路,奮力跑出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度,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
“濱海港零碳產業園核心區已建成標準廠房16棟、綜合樓1棟、食堂和研發中心各1棟!睘I海港零碳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產業園核心區重點招引有綠電需求、產品出口到歐美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綠電+冷能”利用示范區依托國內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打造一流LNG冷能零碳利用創新研發基地和國家級LNG冷能應用示范園區;零碳工廠,在供給端配套新型電力系統,在生產端強化能源綜合管控,將零碳理念、零碳方式和零碳標準貫穿全過程。
目前,濱海港零碳產業園現有新能源裝機容量185.3萬千瓦,年上網電量44.7億千瓦時,其中,風電42.9億千瓦時、光伏1.8億千瓦時,區域內輸入電量綠電比例達95%以上。
濱海港零碳產業園不僅在產業鏈上“增”量延伸,也在“存”量中要動能。為進一步推動企業智慧化管理,濱海港零碳產業園拓展區沿海工業園39家企業正在全面推進節能改造,為入園企業的生產設備加裝物聯裝置,數據積累沉淀形成報告,為企業及政府提供能耗指標及生產工藝的節能優化決策依據。
“改善生產工藝,采用低碳能源,將帶來能源成本的節約。碳減下來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企業成本降下來的過程。園區統籌整合片區內的所有相關需求,切實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苯K奧興智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梅中海表示。
冷能是LNG中的寶貴資源,液化天然氣在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中能釋放出大量的冷能。濱海港零碳產業園現有冷能348萬吉焦,正加快建設全國首家LNG冷能交換中心,深度挖掘LNG深冷、中冷、淺冷資源,致力打造國內最大LNG冷能綜合利用產業集群。
據了解,LNG冷能交換中心項目,是國內首例示范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5億元,占地34.4畝,包括一座供冷量為23MW、年處理200萬噸LNG的冷能交換站,以及配套長約2.3公里、分為上下2層的冷能綜合管廊。LNG冷能交換中心包含LNG換冷裝置、外管網系統、公用工程系統,通過回收和利用LNG在汽化過程中釋放的冷能,可實現能量的高效轉化和利用。
“不同于其他資源,冷能資源可以多階使用,冷能交換中心可將轉換出來的冷能供凍干食品工廠、速凍冷庫、冷鏈物流等使用,還能為冰雪世界、數據中心、冷水養殖等需要低溫環境的場所提供服務,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盠NG冷能交換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冷水魚養殖項目已投產,凍干食品、冷庫、干冰制造等項目正在實施,算力中心、冷鏈物流、冰雪大世界等項目正在洽談,LNG冷能下游產業正加速布局。
逐“綠”而行,“碳”路未來。濱?h堅持以“海”為核打造增長空間,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著力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零碳產業園試點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綠電+冷能”獨特優勢不斷彰顯,一批綠色低碳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濱海港片區,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物流等千億級臨港產業不斷集聚。
“目前,濱海港零碳產業園已進駐中科融能、唯信科技、瓦斯特鈉、中嶒新能源等7家企業,其中,中科融能首批固態電池產品已于6月底下線,累計實現開票2000余萬元!睘I海港零碳產業園負責人表示,將把綠色能源作為最顯著的發展標識,立足稟賦特點和戰略定位,致力打造全省首個全鏈條零碳制造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