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4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在深圳龍崗正式拉開帷幕。今年是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舉辦的第十二年,在此期間,該論壇不斷求新、求變,成長為低碳共識的發源地、創新合作的大舞臺。
據悉,本屆論壇以“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為主題,按照“1+10+N”模式,將舉辦1場開幕式、10場主題論壇及研討會,以及若干場主題活動,持續至10月30日。本次論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崗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8個優質項目獲評 綠色發展成果發布
論壇開幕式上舉行了“2024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范基地”授牌儀式,8個優質項目獲評,涵蓋會展中心、校園社區、產業園區、研發基地等。今年上榜的示范基地中,“近零碳”項目包攬前三名,低碳“黑科技”占據“半壁江山”,綠色低碳的“種子”遍地開花。獲得授牌的項目分別是:深圳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區改造共建項目、天津大學深圳學院“近零碳”校園、深空之城先進空中交通AAM中心、深圳機場國際貨站擴容(二期)冷庫相變蓄能示范項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天健云途·創智中心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低碳園、深圳市氫能創新研發中心。
開幕式上還發布了深圳市綠色低碳產業認定規則體系,全國首創具備深圳特色的綠色低碳產業認定“1+1+1+N”管理機制,以1個目錄、1個認定管理辦法、1個認定導則、N個技術規范為支撐,建立綠色低碳企業庫和項目庫,逐步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產業互認,加速區域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幕式上,全國首個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全流程落地實施成果發布,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擁有了專屬的標識,制定了科學的標準體系,搭建了統一的核算認證平臺,開展了系統的認證實踐,實現了碳足跡標識認證全流程落地實施。
院士專家集思廣益 賦能綠色低碳轉型
開幕式上,圍繞新質生產力與綠色低碳轉型,院士專家及龍頭企業代表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以“發展儲能技術,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新能源首席專家鄒才能則以“新質生產力下能源綠色轉型革命”為題進行演講。隨后,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黨委常委朱慶鋒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企業探索智慧化用能、循環化用水、多元化供能等綠色低碳實踐。
比亞迪集團副總裁趙儉平在演講中表示,新能源汽車代表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升級方向,高度符合發展新質生產力所強調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發展路徑。
在高端對話環節,嘉賓圍繞“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 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搭建“產學研資”橋梁 新模式打造“低碳盛會”
按照“1+10+N”模式,論壇期間還將舉行10場主題論壇及研討會,包括碳交易論壇、灣區可持續綠色金融論壇、綠色氫基能源論壇、綠色建筑論壇、新能源工程技術論壇、ESG趨勢論壇、城市綠色低碳規劃論壇、國際碳預算管理經驗研討會、深圳綠電綠證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等。
秉持“以產促會”理念,搭建“產學研資”橋梁,論壇還將舉辦重大成果發布會及綠色低碳技術項目推介,為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和應用場景提供展示的舞臺。
龍崗區作為傳統工業強區,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探索工業大區綠色發展道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2023年全區綠色低碳規上企業854家,實現增加值176.73億元,增速12.9%,在全區戰新產業中占比7.7%,排名第3。當前,龍崗區通過建設高標準產業園區和制定產業扶持政策,打造了適宜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成功招引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助力本土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形成了以儲能、光伏、核能為代表的多樣化綠色低碳產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