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長期以來,中國與巴基斯坦通力合作,推動中巴經濟走廊高質量發展,其中能源合作更是“照亮”了中巴經濟走廊,不斷推動兩國間交流更深、更實,惠及更多民眾。
不久前,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海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投公司”)投資建設的巴基斯坦蘇吉吉納里水電站項目(以下簡稱“SK項目”)最后一臺發電機組轉子順利吊裝就位,為后續并網發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可發電量達32.1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20萬噸,能為超過100萬戶巴基斯坦家庭提供經濟實惠的清潔電能。
“中國技術”連連獲贊
據了解,這座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曼塞拉地區昆哈河上的水電站項目,總投資19.6億美元,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約256公里,于2016年12月開工建設,是中巴經濟走廊第一批優先項目清單中的重點項目,是中國企業目前在境外的最大綠地水電投資項目,也是中國能建在海外投資建設的最大水電站。
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擁有目前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沖擊式水輪發電機組、世界最深壓力豎井群,建設全線長約30公里,共設計安裝4臺沖擊式機組,單機容量為221兆瓦,總裝機容量884兆瓦。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中國技術”就不斷贏得巴基斯坦合作伙伴連連稱贊。
SK項目公司副總經理Danish說:“SK項目是引水式水電站,最高水頭922米,發電廠房埋深400米。讓我大為震撼的是,中國人居然能深入山體挖出結構如此復雜的發電廠房和變壓器房。在整個項目施工過程中,世界最深的壓力豎井群是施工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關鍵任務,如此小直徑的挖掘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們非常專業且熟練地完成了。任何來參觀本項目的人看到深入山體的施工方式都會贊嘆不已!弊鳛榘突固谷耍珼anish對令人震撼的“中國技術”贊不絕口。
和Danish一樣,在項目上工作的巴方員工也紛紛表示,在大型水電項目中工作有助于個人技術的增長,能夠積累到豐富的水電項目經驗。巴基斯坦私營電力和基礎設施委員會總經理在訪問SK水電站項目時對巴方員工說,“在這一大型項目中工作將成為大家未來的巨大財富!
對于“中國技術”的分享與傳授,海投公司從不吝嗇。自投資啟動以來,公司不斷推進中巴兩國人員的技術交流,多次組織巴基斯坦員工到中國北京、武漢、宜昌等地進行學習與培訓。通過技術合作和人員培訓,海投公司幫助當地提高了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推動了巴基斯坦電力行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SK項目的投資建設還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統計,建設高峰期時,SK項目創造了高達6600人的就業崗位。這不僅有效提升了當地居民收入,也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
央企擔當暖人心
生態領域的合作,被視為中巴兩國合作的新機遇。
SK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編制了完善的《環境管理計劃》并嚴格落實,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減少了土地和森林的破壞,并定期進行環境指標監測。這些有效措施也讓SK項目打上了“綠色烙印”。
同時,SK項目公司積極響應巴基斯坦百億植樹計劃的號召,連續5年開展植樹活動,共栽種樹苗超過10萬株,努力讓項目周邊披上“綠色新衣”,煥發綠色生機。
此外,為了避免項目施工建設對當地主要水產經濟物種鱒魚洄游產卵帶來影響,SK項目公司還通過借鑒成熟的“中國經驗”來解決這一生態難題。
項目公司專門邀請國內外水生動物專家參加論證與決策,充分借鑒中國國內保護魚類的有效做法和先進經驗,按照世界銀行環境標準和巴基斯坦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多次考察現場并舉辦公眾聽證會,充分聽取當地居民和監管部門意見和建議,在歷經多年探索、論證、選址后,終于建成一座高標準的鱒魚孵化所,為保障巴基斯坦漁業穩定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巴基斯坦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漁業部副部長親自為SK項目公司頒發了“巴基斯坦社會責任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突出貢獻”的榮譽獎牌。
除了共建“綠色能源”外,SK項目公司在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的其他方面也未曾懈怠。
在項目周邊,居民面對環山,長期飽受出行受阻的困擾。SK項目公司經過設計規劃投入大量資金為當地修建了一條寬闊的公路。當地孩子們上學的路程因為這條“中國路”由4個小時縮短為1個小時。
截至目前,SK項目在建設期間已逐步形成了涵蓋技能培訓、青年教育、公共衛生、供水供電、救災救援等多方面系統的社會責任工作體系。這不但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也為鞏固和賡續中巴傳統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
“項目建成后,將為巴基斯坦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能源,譜寫中巴兩國在電力能源領域互利共贏的新篇章,為當地經濟發展與民生福祉貢獻能建之力!敝袊芙▏H集團黨委常委、高級副總裁,海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曉丹表示,SK水電站項目穩步有序推進建設,正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中巴友誼建設的生動寫照。
登高望遠,攜手前行。如今,“一帶一路”日益成為各國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站在新起點上的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在共建“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李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