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綠色正在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
來源:節能產業網 時間:2023/10/23 11:22:03 用手機瀏覽

10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促進綠色發展”行動指出,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到2030年為伙伴國開展10萬人次培訓。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國際組織積極建立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攜手推動綠色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如今,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國際合作平臺不斷完善,務實合作的舉措也在不斷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項目不斷從愿景變為現實!熬G色正在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鮮明底色。”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國梅表示,未來,中國將繼續擦亮“一帶一路”的綠色名片,與共建國家分享中國綠色發展方案。

頂層設計不斷加強,伙伴關系更加緊密

綠色,充滿生機、象征生命,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當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潮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匯聚和合之力。國家副主席韓正在10月18日下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指出,推動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是推動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重要舉措。共建國家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互學互鑒、攜手合作,溝通交流廣泛深入,務實合作成效明顯,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出席論壇的多位國際政要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機會,期望“綠色絲路”為全球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多貢獻。

從愿與布基納法索就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環境監管等領域進行交流合作,促進雙方環保能力提升,到希望與老撾推動雙方在瀾滄江—湄公河、中國—東盟等框架下的合作,攜手推進賽色塔低碳示范區建設,打造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典范;從愿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進一步加強綠色“一帶一路”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為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到希望繼續加強與非洲國家的務實交流合作,分享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和經驗,我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就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召開的前一天,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先后會見布基納法索能源、礦業和采石部部長布西姆,老撾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部長沃拉吉,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兼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奧佳博,“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組織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奧貢比伊,并與各方許下了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美好愿景。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國際綠色低碳發展趨勢,綠色“一帶一路”在過去的10年中取得累累碩果。據介紹,截至2023年8月,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與3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簽署環保合作協議,與31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與超過40個國家的150多個合作伙伴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與32個國家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廣泛搭建了綠色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黃潤秋在論壇主旨發言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內容,持續推動提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水平。

為加快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步伐,我國不斷加強頂層設計。中國政府先后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性指導文件,明確了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思路、具體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也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黃潤秋表示,未來將通過“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綠色絲路行等活動,實施“一帶一路”生態環保人才互通計劃,圍繞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開展政策對話和經驗分享,共謀“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

建設“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

聯盟,啟動“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和“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促進綠色發展國際共識和共同行動……10年來,中國積極同沿線國家攜手打造綠色“一帶一路”,更加緊密的綠色發展伙伴關系正在構建。黃潤秋表示,未來將在進一步發揮現有平臺作用基礎上,落實好擬在本次論壇發起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等成果,幫助共建國家增強綠色發展內生動力和能力。

隨著頂層設計不斷加強、綠色發展伙伴關系更加緊密,綠色“一帶一路”務實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中國已與39個發展中國家簽署46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黃潤秋強調,未來將立足發展中國家切實需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進一步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推動低碳示范區建設,創新性設計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豐富能力建設形式和內容,繼續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力量。

環境共治助力中亞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提出的‘推動解決咸海生態危機’建議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以及中亞五國合作伙伴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共同發布了中亞區域綠色科技發展行動計劃!眹野l展改革委負責該行動計劃的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

咸海,位于亞歐大陸腹地、中亞荒漠區的北部,覆蓋中亞大部分范圍和阿富汗北部,其東部與中國接壤,原為世界第四大湖。近幾十年來,隨著氣候變化以及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強度和規模的不斷增大,咸海流域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咸海大面積萎縮,出現生態危機。

今年3月22-24日,中亞國家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水事會議上發表了聯合聲明。該聲明指出,咸海干涸引起生態災難,其所形成的550萬公頃荒漠對該地區人群健康狀況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5月18~19日,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強調,中方愿同中亞國家在鹽堿地治理開發、節水灌溉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旱區農業聯合實驗室,推動解決咸海生態危機。

積極參與咸海生態治理有何重要意義?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咸海流域所在的中亞地區與我國山水相連,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六大經濟走廊之“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核心區域。積極參與咸海生態治理,符合地區國家需求和我國國家戰略,也是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和“綠色絲綢之路”以及推進全球發展倡議不可回避的挑戰。

“咸海的干涸,在原湖床上形成了面積約500萬公頃的新荒漠‘阿拉爾庫姆’(咸海沙漠),每年產生約1億噸的有毒鹽塵,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事件。由此產生的荒漠化、鹽漬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對中亞國家的生態環境、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并波及鄰接地區!敝袊茖W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應對咸海生態問題,亟需解決的事項包括鹽塵暴產生的機制及生態環境保護閾值、生態—水資源安全評估與風險識別、生態系統退化過程與關鍵驅動因素等,最重要的是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鹽堿地治理。

據了解,行動計劃將搭建中國—中亞科研機構領導人對話機制,共建“綠色咸海創新技術研發與示范中心”,共同發起“咸海生態治理國際大科學計劃”,同時進一步加大聯合實驗室、野外臺站共建力度,推動平臺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為中亞區域每年培養一批節水農業、自然資源管理、鹽堿地治理、荒漠化防治等領域科技人才。張元明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綠色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共同促進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一直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從2017年出臺的《“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到2023年5月發表的《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再到如今“中亞區域綠色科技發展行動計劃”的啟動,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路徑愈加清晰、機制日益成熟,為開展生態科技合作,共同應對咸海生態危機、治理荒漠化和發展可再生能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綠色“一帶一路”十周年取得累累碩果

綠色“一帶一路”是“中國方案、全球治理”的重要實踐,也已經成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載體。

“一帶一路”上的綠色能源合作,正有力促進著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久前,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市以南50公里的沙漠深處,中國承建的全球最大的單體太陽能發電站正式開啟運行。據介紹,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太陽能電站之一,艾爾達芙拉電站投入運營之后可供當地16萬戶居民用電,幫助阿布扎比每年減碳240萬噸,使清潔能源在阿聯酋總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13%以上。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也少不了中國企業的深度參與。企業在參與項目建設當中,不僅為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也在不斷開辟“一帶一路”合作新空間。10月16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前夕,中國企業寰泰能源與烏茲別克斯坦成功簽署500MW風電項目購電協議(PPA),這是烏茲別克斯坦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購電協議。寰泰能源董事長南逸表示,通過使用人民幣計價,不僅可以避免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降低成本,有利于向烏提供更具可負擔的綠色電力;更重要的是,這將是中企出海對各細分行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有益嘗試。

在中國承建的秘魯大型綜合化港口項目中,野生動物保護站融合在建設工地中;在安哥拉,國家主電網依托中國的先進輸變電和數字化技術,實現更為清潔和自主的運維……十年來,一系列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合作如火如荼開展,在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引導中資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走向綠色發展道路的同時,與共建國家分享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綠色解決方案,推動更多“一帶一路”綠色項目的落地實施。據統計,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中國與31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與32個國家建立“一帶一路”能源伙伴關系。

總結10年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成就,有助于在新起點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也有助于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絲路故事。2019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之路分論壇期間,28家金融機構、項目投資單位、工程設計和施工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綠色‘走出去’倡議”。作為“綠色‘走出去’倡議”工作的延續,4年后,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之際,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國際合作中心與生態環境部國際司、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聯合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人民日報品牌研究院,匯編完成了《綠色“一帶一路”十周年創新理念與實踐案例》中英文版。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一帶一路”十周年創新理念與實踐案例》聚焦綠色交通、綠色園區、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通過典型案例梳理,突出展現了10年來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向全世界充分展現共建國家在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各方面的合作成效,為高質量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學習借鑒,不斷豐富創新“一帶一路”倡議對外宣傳方式。(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見習記者甄敬怡、記者白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軟硬聯通促合作 開放包容贏未來
本周“發展改革熱點,我知道”(10月16日至10月20日)
王牌98配列——邁從K99煥新系列將成為
北京恒鼎義和節能科技專注于暖通解決方案與工程服務
踏綠而行,落地生花——浙大城市學院師生提供低碳校園
水泥基泡沫保溫板:建筑節能工程中的重要角色
充得快、上車快、量產快,見證“神行速度”
客戶案例 │ 維諦技術(Vertiv)助力知名鋼企節能減排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