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碳中和、碳達峰已納入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布局。隨著“十四五”開局重點規劃、國家地方政策體系相繼構建、全球最大碳市場啟動,“雙碳”產業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研究顯示,我國生活消費端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占到總排放的52%,生活消費端節能減排潛力巨大,但缺乏有效引導機制。
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高校作為科研和社會活動最為活躍的機構和場所,在傳播低碳理念、積極探索低碳方法與途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來自浙大城市學院的孫彥博、程崗、王佳奕等十余位同學開展了一項創新性的項目實踐——“CC碳惠通”綠色智慧校園服務系統。該項目通過建立數字化碳普惠平臺,引入碳能量計算機制,對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價值,構建游戲獎勵、商業激勵、政策鼓勵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從愿景建構到理念方法,從機制創新到實踐路徑,提供了一份因地制宜、共享發展的低碳校園“城院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CC碳惠通”團隊創新性地設計了一款名為“CC LIFE”的2.5D策略模擬經營游戲。該游戲以校園為背景,依托智能硬件終端和物聯網技術,涵蓋多種生活場景。用戶通過在線下完成綠色出行、二手交易、節約用電等低碳行為后,平臺會自動進行核算,并將核算結果以碳能量的形式發放至用戶的個人碳賬戶。游戲界面中將實時模擬,通過發放任務促進線下設備與線上游戲的聯動。用戶可從線上領取任務—線下掃碼激活—開始任務—任務結束—獲得獎勵。在游戲世界中模擬低碳行為的發生,宣傳相關低碳知識,幫助用戶更好地培養低碳生活的習慣,增強用戶參與感。
“CC碳惠通”項目的實踐為推動消費端節能減排實踐提供了一種創新性思路,也為相關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我們期待更多企業、高校和普通民眾加入到低碳事業中,共同努力為構建美麗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