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3年度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專項課題《國內外住宅低碳性能評價指標與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研究》開題會”在北京召開。課題主管單位、指導專家、主要研究團隊就課題研究主要內容、成果目標及相關工作進行了研討交流。
在國家綠色發展和 “雙碳”目標指引下,住房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關乎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同時,作為低碳節能的主戰場,在住宅建設領域開展低碳性能評價體系及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研究,提升住宅質量性能與綜合品質,對于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解決長期困擾居民的質量通病等痛難點問題,引導綠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課題基于我國住房發展的實際情況,將系統梳理國內外住宅低碳評估體系并研究住宅領域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為我國高品質綠色宜居住宅推進提供支撐。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到會并對課題研究提出指導要求。他指出:課題一方面要做好國內外住宅低碳性能“評價體系”和“關鍵技術”兩個體系的梳理和提煉;同時結合國情,在我國現有成熟的節能標準、技術和管理政策基礎上,結合2030年碳達峰建立我們自己的住宅低碳性能評價體系,做好統籌和銜接,確保課題質量。
住建部標準定額司調研員孟光代表課題主管單位對課題組表示感謝。她指出,近年來協會開展的居住滿意度研究對“好房子”建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支持了司里多項政策制定。今年司里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夏熱冬冷、冬暖地區的節能低碳技術,為此啟動了多個課題。希望課題互為補充,提出具體有效的措施和路徑。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原一級巡視員倪江波擔任專家組組長。他認為課題緊扣了新征程“好房子”“好社區”“好城市”的發展要求,涵蓋了綠色低碳和宜居兩個維度,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他指出,目前我國居住建筑的碳排放已經占到全社會總碳排放量的13.3%,要按照我國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關注住宅全生命期的碳足跡發展,從建材、建造方式、清潔能源體系、開發企業的投資開發行為等方面全方位推進。
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英、德、加拿大、日本、韓國及北歐國家相繼開展了聚焦住宅建筑的綠色可持續住宅與低碳住宅等評價體系研發與實踐。相比較,我國綠色低碳住宅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住宅低碳性能評價指標研究聚焦的針對性不足,其住宅領域相關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研究缺失。基于此,課題研究內容將從國際住宅低碳發展與住宅低碳性能評價指標及其關鍵技術研究、我國住宅低碳發展與住宅低碳性能評價指標及其關鍵技術研究、我國住宅低碳性能評價指標及其綠色宜居住宅框架體系研究三個方面展開。
課題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路線,甄選了陜西城投、浙江寶業、南京長江都市等行業優秀企業在不同地區開發建設的“好房子”代表項目開展實證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