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對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城鎮綠色節能改造、農業農村節能減排、環境基礎設施等十大重點工程進行部署。從國家到地方,節能減排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水電處處見,節能正是時候
面對嚴峻的能源與環境問題,節能減排已成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從源頭降低能源消費、減少污染物排放,也是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造福子孫后代的務實行動。
以最常見的水與電為例,大到城市綜合領域、高耗能工業,小到商超廁所、農業灌溉,充分利用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說三峽大壩這樣的宏偉工程,是“巨水”,那連接千家萬戶的水管,便是“微水”,中燦科技則通過不同的前沿技術手段,同樣可以實現發電的同一目標。
節能不分大小,微水也能發電
那么,用水管來發電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水管中的低水壓下水流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通過核心專利技術,將管道水流過程中產生的動能、勢能高效轉變為電能。然后進行高效儲存與應用,形成集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能源供應、無線發射、前端控制為一體的智能集成體系。
微水發電,本身采用水這一清潔能源,能大幅度減少水電能源消耗,高效清潔無污染,涉及日常農牧業、城市建設、衛浴凈水等多個領域,為打造智慧城市、智慧農業賦能。同時,微水發電能打破此類能源領域的技術壁壘,推動“輕能源”領域技術革新,進一步提高行業生產效率,減少人工與能源成本支出,做到真正的省錢省時省力。
微水發電,中燦科技重新定義“輕能源”
作為物聯網水系統前端數據采集及能源提供方案商,中燦科技依托于微水發電技術從而定義全新的能源——“輕能源”,為融合綠色、智能、物聯提供一個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憑借行業數十年深耕挖掘,中燦科技已成為微水發電技術市場化的領航者。通過打造行業頂尖科研團隊,進行微水發電等項目攻關,目前已擁有40余項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產品通過各項國際質量、環境體系新標準認證,服務包括中糧、銀泰、南昌鐵路等一大批巨頭企業,涉及政府職能部門、民用&商用綜合經濟體、大型基層建設項目等多個領域。
微水發電,打造看不見的長江三峽
目前,中燦科技打造“1+3”產品應用體系,以微水發電為基礎,為智能衛浴、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發展,給出了中國式創新方案。
正如中燦科技領航人陳躍鋼所述,“我們希望充分利用每一滴水,讓城市變得更智慧。”未來,隨著智慧城市更多應用的推廣,微水發電將進一步延伸到各個領域。中燦科技也將以行業領先的技術手段、頂尖的產品與服務,解決智能化領域產品落地與數據獲取問題,開辟“輕能源”領域的新型發展路徑,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打造造福千家萬戶的“隱形”長江三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