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四方面發展導向,一是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培育一批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探索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路徑模式。
二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推動重化工業轉型、低碳技術研發推廣、綠色發展機制創新,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
三是促進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堅持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為牽引,強化底層技術突破,匯聚海量數據,豐富產業應用場景,創新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數字技術全鏈條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
四是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水資源深度節約集約利用和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加強探索創新。
《意見》表示,到2027年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產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營商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意見》指出,要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大力提升先進計算、新型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網絡安全等數字優勢產業競爭力,積極推進光電子、高端軟件等核心基礎產業創新突破,前瞻布局未來網絡、碳基半導體、類腦計算等未來產業。建設濟南、青島國家E級超算中心,提升云計算能力,完善國家級、省級及邊緣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
要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支持山東布局大功率海上風電、高效光伏發電、先進核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與關鍵零部件制造。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構建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的創新應用生態。壯大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環境監測等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鼓勵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建立研發投入增長機制和研發準備金制度。支持產業鏈領航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共建產業創新中心,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開展“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鼓勵大型企業科技設施、科研數據、技術驗證環境與中小企業共享共用,構建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
要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現代化水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建設活力街區。健全重大突發事件快速響應機制,加大城市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健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數字化網格化精細化水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