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20年全球清潔能源科研全景掃描:中國文獻和專利數領跑全球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2/1/10 7:47:57 用手機瀏覽

中國不僅擁有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在全球清潔能源研究領域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全球科研和醫療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近日發布的《凈零之路:全球清潔能源研究現狀》報告顯示,清潔能源領域相關研究成為全球科研熱點,中國在該領域的貢獻尤為突出,在科研文獻和專利數量方面領跑全球。
該報告回顧了過去20年間全球清潔能源科研全景。在過去20年里,清潔能源領域相關的出版物在所有研究產出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由2001年占全球總產出的1%增長到2020年的5%。自2001年以來,中國在該領域的科研產出持續增長,共計發表40余萬篇論文,位居全球首位。從近十年的科研產出來看,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鋰電池或二次電池相關的研究主題群。
清潔能源領域的專利產出數量在2001至2020年間也持續增長,近十年的增長尤為迅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近十年在該領域專利數量的指數級增長。中國在2012年和2014年先后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清潔能源領域專利產出最高的國家。截至2020年末,全球該領域約一半的專利都來自中國。報告還顯示,清潔能源領域研究的國際合作高于全學科的平均水平,且在近十年持續增長。中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率同樣高于全學科的平均水平。
愛思唯爾中國區研究分析服務部主管周鷹鷹介紹稱,該報告基于對全球最大引文數據庫Scopus數據庫中約160萬篇“凈零”研究相關文獻的分析,同時綜合了LexisNexis PatentSight的專利數據,PlumX的媒體提及數據和Overton的政策文獻數據,重點關注的是2001至2020年間的科研產出及發展,并利用研究主題群分析發現科研關注點或熱點,文獻計量學定量分析和專家訪談定性研究相結合。
數據顯示,中國在近20年間凈零研究的增長超過該領域全球平均水平,其中2001年-2010年間增速達到32%。
凈零研究持續升溫的背后,是基金機構的資助。周鷹鷹表示,基于文獻披露的基金機構支持信息統計,報告發現全球凈零研究資助發表學術成果最多的前十大資助機構/項目中有五家來自中國,資助發文量最高的是中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近11.8萬篇凈零研究文獻受其資助。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和能源部、韓國的國家研究基金會也位列前五。本文圖表均來自《凈零之路:全球清潔能源研究現狀》報告

本文圖表均來自《凈零之路:全球清潔能源研究現狀》報告

進一步分析發現,中國的基金機構資助的凈零研究學術成果主要集中在鋰電池/二次電池這一研究主題群。其次,所有前十資助機構都較為關注光催化/太陽能電池這一研究主題群。
從發文量指標看,中國凈零研究發文量占比全球居首;美國過去20年間凈零研究發文共計約20萬余篇,但該領域發文全球占比(17%)低于其整體研究產出的全球占比(23%);印度的凈零研究產出量全球第三,且該領域科研產出的全球占比明顯高于其整體研究的全球占比。從凈零研究的學術影響力看,中國近十年凈零研究產出的學術影響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略高于日、韓,但與歐美等主要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圍繞技術成熟度的統計發現,中國的凈零研究產出以應用技術性研究為主,但其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該領域發文量前十國家中,僅高于日、韓,與法國持平。發文量前十國家中,印度的應用技術性研究占比最高。
從企業對清潔能源領域近十年科研產出的貢獻來看,中國企業的文獻產出量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且增長迅速,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1%。2011-2020年,全球凈零研究領域產出最高的企業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在凈零研究領域的企業產出上,近十年中國的國企表現突出

在凈零研究領域的企業產出上,近十年中國的國企表現突出

“中國在凈零研究領域的科研產出數量增長迅速,規模已達全球領先地位。但在產出的學術影響力上還有提升空間。”周鷹鷹總結道。她認為,加強國際合作是提升學術影響力的一個方式,中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率雖持續增長,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中國還需提升凈零研究的技術成熟度,加強技術轉化,擴展該領域的產學合作是有效途徑。
參與該報告撰寫的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關大博表示,中國在清潔能源轉型領域的研究中貢獻顯著,并已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科研和技術創新的領先力量,并且會繼續保持領先趨勢。這與國家長期以來系統的政策實施和巨大資金投入密不可分。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會越來越被視為中國提升生產力的關鍵領域。
澎湃新聞注意到,該報告發現,鑒于中國該領域產出的整個體量較大,企業的科研產出占比只有5%,并不占優勢。日本在清潔能源領域研究產出的企業貢獻率最高,達17%。同時,中國在該領域產出中的產學合作占比(4.3%)雖然高于全學科水平,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7%)。 
對此,報告撰寫者之一、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玉濤對澎湃新聞分析稱,企業的論文產出與其創新投入不能直接劃等號!皩嶋H上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企業有很好的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創新舉措,但沒有總結出來以英文論文形式發表到國際期刊上。以發展眼光去觀察,過去一年多時間明顯感受到各行各業對減碳的關注度提升。未來,除了國家科技投入驅動,企業會有更高的積極性加強低碳相關的研發,更主動地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進行深入合作。”
周鷹鷹表示,5%的占比與總量基數大有關,如果直接看中國企業的研發產出數量,僅次于美國,差別也不大,未來有望繼續增長,領跑全球。此外,這也與各國企業的研發傳統有關系,“由于該報告是基于文獻做的統計,很多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雄厚,但是有的科研成果并不一定是以論文的形式呈現。另一方面,日本或者西方其他國家占比比較高,也存在一定的企業研發傳統因素。近些年來中國企業開始更注重凈零研發,包括加強和學界的合作,這個占比將會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紀報評山海關古城“禁柴封灶”:清潔取暖不能“一刀
發電央企轉型新里程碑: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突破
國投電力:加碼清潔能源發展,貫徹“融投管退”環節
開放合作共推清潔能源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平
中國電力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清潔能源利潤貢獻大增
清潔能源優先上網、全額保障收購!
受益碳中和,電力板塊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家能源局:中國將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升級能源消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