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3D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機械手臂、全沉浸式裸眼3D混合現實(MR)數字空間等距離化工行業有點遙遠的技術,正在進入荷蘭化工巨頭阿克蘇諾貝爾的數字化轉型藍圖中。近日阿克蘇諾貝爾宣布,其舉辦的中國初創企業挑戰賽結果正式揭曉,梅卡曼德、箱箱共用、錦藝新材料、一隅千象四家初創企業在17名決賽入圍者中脫穎而出。
阿克蘇諾貝爾創始于1792年,已擁有229年歷史,旗下品牌包括多樂士(Dulux)、國際(International)、新勁(Sikkens)、Interpon等,足跡遍及世界150多個國家與地區,中國是其在全球最大的市場,占總收入超14%。  此次“涂創未來”中國初創企業挑戰賽主要聚焦數字化客戶體驗、邁向零廢棄和智慧供應鏈三大關鍵領域,其中梅卡曼德AI+3D+智能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箱箱共用可回收物流包裝解決方案、錦藝新材無機非金屬粉末解決方案、一隅千象全沉浸式裸眼3D混合現實(MR)數字空間解決方案獲得了評委的肯定。
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及北亞區總裁郭振華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阿克蘇諾貝爾非常重視數字化在整個價值鏈中的應用,疫情加快了我們的數字化改革,也在倒逼行業更快地去接受變化。”
數字化轉型逐漸成為傳統行業發展蛻變的必經之路,郭振華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挑戰賽,我們能夠與所有涂料行業生態圈合作伙伴建立更緊密的連接,為客戶乃至整個行業創造更多價值!
其中,智能機器人公司梅卡曼德負責人表示,梅卡曼德將提供AI+3D+智能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希望在數字化方面幫助阿克蘇諾貝爾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人員成本等。
對此,郭振華肯定了數字化讓工廠從人工向自動化轉變,提高效率,解放人力的價值。郭振華介紹,例如自動化開箱、利用機器人將包裝材料放到灌裝線,用先進的旋轉型灌裝頭進行灌裝、機器人打包等。此外,阿克蘇諾貝爾還采用數字化視覺系統隨時抓拍,查看每一桶產品是否存在標簽位置不正確、稱重誤差過大、桶蓋壓的位置不當等問題。全面自動化生產還可以大幅優化勞動力。今年,阿克蘇諾貝爾位于廊坊的工廠對工廠灌裝線實施了自動化生產改造,產能從每人每小時270公斤提升到了每人每小時520公斤。  數字化正在滲透進行業升級的方方面面,綠色包裝公司箱箱共用負責人表示,公司用物聯網技術推動包裝循環共用,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算法等新技術與包裝及運營進行了深度融合,構建了物流包裝循環共用的數字化平臺,推動全社會在物流包裝上的循環及共用,實現了最大限度降低一次性物流包裝物的危害和浪費。
郭振華表示,“我們和初創企業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初創企業,讓他們能夠成長快一些,讓他們的產品商業化起來更快一點。但同時,我們也希望借由初創企業的創新力量,將他們在自己領域的專業性解決方案應用到涂料領域,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發。”
回看數字化轉型發展以來的實踐成果,郭振華表示,“阿克蘇諾貝爾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靈活管理和滿足客戶的不同要求。在供應鏈轉型中,我們設計了三種供應鏈模型,各自有不同的生產制造、供應計劃、研發、采購解決方法, 以契合不同事業部的特點!
第一種叫簡單高效性模型(Simple and Efficient),適合面向消費者的裝飾漆和涂料產品;第二種是復雜性管理模型(Managed Complexity),客戶的需求比較復雜,庫存要求不一,所以在供應鏈設計上有不同的需求;第三種是靈活可適應性模型(Agile and Adaptive),這種供應鏈模型適用于對反應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客戶,比如做手機、電腦的電子產品客戶,在產能等各方面都對供應鏈設計有更靈活、更高反應能力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