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寧王”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下稱寧德時代)10月18日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近1.4萬億。股價不斷走高的同時,寧德時代上市三年以來超過千億的巨額募資也備受關注。

10月18日晚間,寧德時代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公開表示“不存在過度融資的問題”。
今年8月,寧德時代發布總額582億元的巨額再融資方案,在二級市場引起劇烈震動。這一融資規模已超過寧德時代2020年全年503億元營業收入,也是A股史上最大的民企定增融資規模。
深交所在9月問詢函中表示,2021年4月,公司通過一項《關于開展境內外產業鏈相關投資的議案》,擬對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寧德時代持有貨幣資金746.8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57.42億元。其2018年首發上市募資53.52億元,2020年又再融資196.18億元,其中后者募集資金到位日距離此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還不滿18個月。
針對上述部分內容,深交所提出了幾個相關問題:
1. 在持有大額貨幣資金、較高現金流入,且持續大額對外投資的情況下,本次發行融資的必要性及規模合理性。
2. 在前次募投項目資金尚未使用完畢的情況下開展本次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合理性,此次發行是否符合監管關于融資間隔期的規定,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3. 結合近年來發行人市場占有率,產量、銷量、市場需求變化情況,募投項目的建設周期,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技術發展路徑對現有動力及儲能電池領域帶來的影響等因素,論證說明募投項目產能大幅擴張的規模合理性。
寧德時代則為此次巨額融資給出了3個理由:
1.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和相關產業政策,迎接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滿足市場和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2.公司擁有最廣泛的全球化客戶基礎,未來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需求量增速明顯。
3.擴大產能,提升產品性能,有助于發揮規;,降低電池成本,增強公司的行業競爭力。
此前582億寧德時代稱,考慮到公司新增電池產能建設及實施等一系列流程,周期較長,因此需進行前瞻性布局。僅2020年以來公司擬新增投資的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就達約1100億元。且考慮到隨著公司業務增長,研發費用和營運資金需求相應增加,公司資產負債率也有所提高,盡管目前公司財務狀況為業務發展提供了較好基礎,但無法完全滿足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
公司前次募集資金已基本使用完畢,未使用部分占比相對較低。公司需要通過本次發行融資,順利開展實施本次募投項目,進一步提升公司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因此,公司不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寧德時代2021年一季報顯示,彼時其賬面資金高達716.77億元,去年的200億融資還未用完,582億元的巨額定增便緊隨其后。對此,寧德時代表示,200億融資已經使用了70%,目前賬上的資金都已經安排好具體的用處,這次融資主要是為了長期規劃,如果等到2022年后再去融資擴大產能就晚了。
不少投資者擔心大額融資帶來的虹吸效應可能會對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造成沖擊。寧德時代回應稱,定增是公司整體的長期戰略規劃,需要有一部分資金匹配。按監管規定,定增最高可以到30%,而此次582億按市值計算占比不到6%。公告顯示,在582億巨額募資中,9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7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其余419億資金均被用于擴大產能。
寧德時代還曾表示,582億元的定增面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并不存在大家認為的會對市場造成沖擊。
本次發行擬募集582億元,其中419億元用于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等5個電池生產項目。而這5個電池生產項目建設周期在24個月至48個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