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受抽水蓄能迎來政策支持消息影響,多個水利設備及水利建設概念股強勢領漲。其中,泰福泵業(300992.SZ)、中國電建(601669.SH)、粵水電(002060.SZ)漲停,深水規院(301038.SZ)、大元泵業(603757.SH)、葛洲壩(600068.SH)等多股拉升上漲。
澎湃新聞獲得的一份由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近日下發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顯示,目前我國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總規模3249萬千瓦,在建規模5393萬千瓦,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首位。但隨著電力負荷持續增長,預計到2035年我國電力系統最大峰谷差超過10億千瓦,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需求大。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12億千瓦以上,大規模的新能源并網迫切需要大量調節電源提供優質的輔助服務。
作為當前技術最為成熟的靈活性電源,加快發展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迫切要求。上述中長期規劃提出,到2035年,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總規模將達到3億千瓦。其中,“十四五”期間開工1.8億千瓦,2025年投產總規模6200萬千瓦;“十五五”期間開工8000萬千瓦,2030年投產總規模2億千瓦;“十六五”期間開工4000萬千瓦。該文件還給出了各省份在“十四五”至“十六五”時期的重點規劃實施項目。按照這一中長期規劃發展規模,初步測算新增投資規模約18000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約為9000億元。
此前,國內抽水蓄能的規模低于預期,上一輪全國抽水蓄能選點規劃提出,2020年抽水蓄能總裝機規模為1.1億千瓦時,但當前建成規模尚不足該目標的1/3。隨著雙碳工作部署持續推進,抽水蓄能加快發展勢在必行。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明確了抽水蓄能電價定價和疏導政策,影響抽蓄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逐漸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