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負責氣候科學的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于8月9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稱,科學家們一直在觀測地球上每個區域和整個氣候系統的氣候變化,觀測到的許多氣候變化是幾千年甚至幾十萬年來前所未有的。一些已經開始的變化(如持續的海平面上升)在數百到數千年內已不可逆轉。
當天,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的決策者摘要獲得通過并正式發布,名為《氣候變化2021:物理科學基礎》。第一工作組報告是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一部分,為2014年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和2018年《1.5度特別報告》發布以來對氣候科學知識的首次全面更新,由234名作者完成,并獲得了195個國家政府的通過。
它梳理和研究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氣候變化相關的物理科學基礎,著眼于最基本的討論,例如人類活動造成的排放讓全球氣候系統發生了哪些根本性變化,現有水平的升溫會帶來怎樣的氣候影響,以及氣候影響如何隨著排放和全球溫度的上升而惡化。
該報告中,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導致了氣候變化”這一點結論已非常明確。人類活動已造成全球變暖,全球氣候系統經歷著快速而廣泛的變化。氣候變暖的速度正在加快:自1970年到現在,全球地表溫度在50年內上升的速率,比過去至少2000年間的任意50年都快。很多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在百年到千年的時間尺度上是不可逆轉的,特別是海洋、冰原和全球海平面正經歷的變化。
報告認為,在所有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溫都將至少達到1.5℃。在最具雄心的低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溫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達到1.5℃,后將超出溫控目標到1.6℃,并在本世紀末回落到1.4℃。要避免全球進一步變暖,各國必須推行“凈零計劃”。二氧化碳去除技術是幫助實現凈零排放的重要工具,但只有在實現快速、深度減排的前提下,這類技術的應用才會有效。
氣候變化的許多特征直接取決于全球升溫的水平,但人們所經歷的情況往往與全球平均有很大不同。例如,陸地升溫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北極地區則是其兩倍以上。報告預估,在未來幾十年里,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都將加劇,對于全球升溫1.5℃,熱浪將增加,暖季將延長,而冷季將縮短。在全球升溫 2℃時,極端高溫將更頻繁地達到農業和健康的臨界耐受閾值。
不僅僅是溫度的問題。氣候變化正在給不同地區帶來多種不同的組合性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將隨著進一步升溫而增加,包括干濕的變化、風雪冰的變化、沿海地區的變化和海洋的變化。
地球正如何被我們改變?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北極海冰面積處于185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熱浪的發生頻率增加了一倍。保守估計,自2006年以來,人類活動影響了大部分海洋熱浪的生成。山地和極地冰川將在數十年或數百年內繼續融化,而凍土層融化導致的碳流失在千年尺度上看也是不可逆轉的。由于冰原融化過程的不確定性,在最高排放情景下,全球海平面上升平均值有可能超過預期——到2100年上升2米,到2150年上升5米。即使在最強有力的減排情景下,海平面仍將在未來數百年或數千年繼續上升。
歸因科學(關于人類活動對特定天氣事件影響程度的分析研究)持續發展并越來越清晰地證明,人類活動增加了極端高溫、降水、干旱和熱帶氣旋發生可能性和嚴重性。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拉丁美洲眾多地區、南部非洲的西部和東部、西伯利亞、俄羅斯到整個亞洲……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已經在經受高溫極端天氣(包括熱浪)。報告提醒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影響,近期的一些極端高溫天氣是極不可能發生的。
"這份報告再次提醒我們,全球必須加快停止使用化石燃料,轉向更清潔、更環保的發展模式。我們已有計劃——也就是《巴黎協定》!甭摵蠂鴼夂蜃兓s前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為避免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所需要的行動,技術上我們都可以做到,但我們需要更快速的采取措施,才能比氣候變化引發負面影響的速度更快!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COP26)將在英國城市格拉斯哥舉行。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稱,科學已非常明確,全世界也都在見證氣候危機的影響,如果人們現在不采取行動,就將看到地球上更多生命、人的生計和自然棲息地遭嚴重的影響。“我們向每個國家、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出的倡議簡潔明了:未來的十年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必須遵循科學的指導、承擔責任,保證1.5℃目標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