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正在上海舉行的2021SNEC展會上,協鑫集團分別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東芝(中國)有限公司、中船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北京綠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標志著協鑫集團繼今年3月進入移動能源領域后再度進軍氫能產業。
根據戰略協議,協鑫集團將與上述中外合作方發力科技創新,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氫以及綠氫在工業、能源和交通領域的多場景應用展開多項合作。  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加速能源結構調整,加大可再生能源比例,成為顯性的路徑之一。氫能,尤其是可實現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綠氫,作為最為清潔的能源之一,其潛力正在被逐漸釋放,世界各國紛紛出臺氫能發展戰略。
中國憑借豐富的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獨特優勢,具備引領綠氫產業發展的機會。2020年,我國氫能產量和消費量均突破2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制氫大國。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46個城市開始制定關于氫產業的戰略規劃。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和205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500萬噸和6000萬噸,終端能源占比分別達5%和10%以上。
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在發言中表示,在政策端、市場端、技術端,氫能均倍受青睞,正在孕育、 發展成為零碳經濟下的明星產業。 “當低成本的可再生電力,與原本制備成本高昂的氫相遇,二者同時解決了對方的痛點。特別是對于光伏行業來說,隨著平價乃至低價上網成為現實,未來很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光伏發電,用于電解水制備氫氣。到2050年,大約70%的氫將由可再生能源生產。 ”
他說,協鑫集團自2018年至今,一直在低調孵化氫能產業。面向“十四五”和碳中和,協鑫已將氫能列入自身的企業發展戰略,以風光儲充氫、氣電氫一體化的模式,作為企業踐行碳中和目標的路線圖。
協鑫集團對于氫能的布局在于綠氫產業鏈,將綠氫與現有完備的清潔能源產業相結合。
與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幾家企業中,西門子是全球綠氫產業巨頭;東芝公司早在五十年前即涉足氫技術研發,在純氫燃料電池領域持續領跑;國家電投北京綠氫科技公司及中船派瑞氫能科技公司在氫能基礎設施及制氫、氫能多場景應用領域具備領先優勢。
“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的結合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生力軍之一,我們希望在合作中發揮國家電投集團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電力方面的資源優勢,聯合伙伴資源,聚力碳中和,完成國家和集團制定的發展目標和碳中和任務!眹译娡都瘓F北京綠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向東表示。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籌建)副總經理趙宇則稱,綠氫的可變成本中,電力成本占到60%-70%,協鑫集團具備光伏風電等“綠電”生產的成本優勢,同時也在電力領域具備先進的技術優勢,“我們相信雙方合作將推動綠氫成本競爭力的加快實現。”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艾聞達中國區總經理朱驍洵表示,西門子能夠從頂層規劃、項目實施到商業模式設計以及碳精算全方面入手,制定供需協同優化的解決方案,賦能電力、工業能源、建筑和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利益相關方。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童則提到,綠色氫能未來的需求增長將帶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呼吁政府相關機構加快完善氫能應用的法律法規,出臺鼓勵支持氫能產業全面發展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