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投參與出資建設的海南首個換電站投運,國家電投的綠電進程再進一步!此前國家電投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曾提出,要全面進入“綠電交通”領域,實現智慧清潔能源和交通、充電及儲能設備的智能互動和深度融合,提高交通運輸和物流的能源效率和綠能比例。報告提出計劃到2025年,計劃新增總投資規模1150億,推廣重卡20萬臺,新增投資持有換電站4000座,新增投資持有電池22.8萬套。
現在國家電投的綠色交通進展如何?一起看看~
別以為碳排放只源于濃煙滾滾的工廠
有統計數據顯示
交通領域能耗約占全球總能耗的29%左右
碳排放占全國終端碳排放的15%
過去9年
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年均增速在5%以上
實現交通領域用能方式的改變
將極大地促進全社會能源結構調整
對實現“雙碳”整體目標也至關重要
國家電投自2017年進入“綠電交通”領域以來,經過一系列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果。一方面是以氫燃料電池及系統為核心的氫能替代,另一方面是以換電重卡為代表的電能替代。國家電投電力資源豐富、清潔能源積累良好。截至今年3月,國家電投總裝機規模達1.765億千瓦,約占全國總裝機的1/13左右;其中清潔能源裝機突破了1億千瓦,占比達到56.9%;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達6538萬千瓦,居世界首位?稍偕茉粗茪浔还J是未來遠期氫源的最佳選擇,國家電投同時具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核電制氫等條件,可因地制宜提供大規;蚍植际街茪洹⒐浞桨,具備為終端應用提供充足氫能源的資源優勢。
清(潔)純(氫)的氫能替代
你了解氫嗎?氫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物質,也是世界上最干凈的能源。在近20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氫氣由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得,其利用過程僅生成水,釋放電能和熱能,是一個完全清潔的氫水循環過程,能夠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2020年,能源法將氫能作為能源定義,我國提出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組織燃料電池汽車示范。
如果說氫能是21世紀的能源解決方案,那氫燃料電池技術可能就是車用能源的最優解之一。我們都知道干電池、蓄電池是一種儲能裝置,是把電能貯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出來;而氫燃料電池嚴格地說是一種發電裝置,像發電廠一樣,是把氫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發電裝置。氫燃料電池系統由燃料電池電堆、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泵、控制系統等部件集成。最關鍵的是,氫氣能量密度大,對于大功率、長續航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路線相比于純電動路線更具優勢。
2016年國家電投超前布局氫能業務,將氫能產業推進和發展納入國家電投“2035一流戰略”。從能源線和產品線兩條路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產品線方面,國家電投掌握了氫燃料電池的關鍵技術。去年國家電投發布了“氫騰”品牌氫燃料電池電堆,它的體積功率密度3.2kW/L,可實現-30℃低溫啟動,關鍵技術和產品材料全部實現自主化,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原材料、零部件到電堆的全自主產業鏈的打通,補齊我國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短板,現步入產業化推廣實施階段!皻潋v”現已應用于公交、城市客車、機車等領域。
氫能大巴
就在前不久閉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國家電投10輛自主氫燃料電池客車亮相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現場,為年會提供車輛保障,助力綠色博鰲。氫能大巴搭載氫能公司自主研發的“氫騰”燃料電池系統車長11米,可載客45人一次加氫僅需20分鐘標準工況續航可達650公里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14棵普通樹木一天的吸收量成年人約50天的呼出量
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
接下來,氫能大巴還將承擔其他國際會議接駁任務,向世界展示國家電投綠色發展理念和技術實力,在中國“3060”目標道路上實現央企擔當和創新引領。
“中國北方氫谷”
如今,吉電股份傾力打造的吉林西部地區千萬千瓦“新能源+氫能”基地與長春氫能產業研發、制造、應用基地已經落地。氫能大巴也在長春氫能產業基地落戶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當天整整齊齊的開進啟動儀式會場,示范引領“中國北方氫谷”建設,“綠氫”即將走進人們的生活。氫能將在國內綠色交通體系構建與持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將帶給社會更多的成果和便利,為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氫能“火車”
值得一提的是,氫燃料電池除了在公共交通、貨運物流和住家出行方面取得技術突破之外,在鐵路運輸應用領域也掀開了新篇章。如今,氫能“火車”也來了。5月11日,全國首臺氫能機車試運行項目在京啟動,標志著全國首臺氫能機車實現了由研發到應用的重大跨越。
據測算,內蒙古公司627公里錦白鐵路全部投入使用氫能機車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約9.6萬噸,相當于種植600多萬棵樹,為中國“3060”目標作出積極貢獻,也為全球鐵路裝備領域推行低碳化、清潔化發展提供創新示范。
氫動力無人飛機
說完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早已試飛成功。國家電投氫能公司聯合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完成了多種型號氫動力無人機開發(氫動力無人飛機使用國家電投自主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翼展六米的“靈雀-H”驗證機于2019年試飛成功,最大起重約40公斤、續航時長約10小時。專用載重無人機ET120和ET480已于2020年完成開發,其中ET120最大起重達160公斤、最大續航約100公里,續航時長為1小時。
除客車、重卡、機車、無人機外,國家電投氫能公司還正在聯合船舶設計單位、船舶制造商等,研究開發氫動力船舶,加快推進氫動力船舶在湖泊、江河應用。
隨著與北京、湖北、浙江、吉林等各省市汽車生產商開展戰略合作。預計到2021年底,國家電投推廣氫燃料電池的總規模將達到500臺。2025年前后,隨著燃料電池成本大幅降低,加氫網絡逐步完備,國家電投氫燃料電池在汽車的推廣應用將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階段。
能源線方面,國家電投正在積極探索清潔電力制氫技術,消納過剩電力,開展質子交換膜純水電解(PEM)制氫技術研發,在遼寧朝陽試運行國內首例電解制氫摻入天然氣管道項目,項目依托朝陽市燕山湖發電公司現有制氫站,擴建設置一座制氫規模為200Nm3/h的制氫站。一部分氫氣送至局部區域天然氣工業管網摻混點,按照10%的摻混比例與管網天然氣在混氣設備中進行充分混合,再通過天然氣管網分別輸送到工業用戶處作為燃氣使用;另一部分氫氣直接對外銷售。
還在北京周邊布局氫能源網絡,中國電力在延慶建成投運的中關村延慶園一期35MPa加氫站,加氫能力約500公斤/天,每天能為約30輛氫能大巴加滿燃料。二期(冬奧會配套制、加氫)項目已開工建設,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氫能出行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課題,二期項目建成后,將同時具備35MPa和70MPa加氫能力,保障冬奧會延慶賽區賽事需要,成為延慶區氫能交通基礎設施之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總包的寧東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是中國首批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預計6月完成一期工程。項目大膽將“綠電”“綠氫”“能源綜合利用”“源網荷儲一體化規劃管控”等行業新理念融入進來,對寧東地區的過剩電能消納及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有著重要意義,能夠有效帶動當地建成大型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大力推動區域氫能產業發展。
清(潔)純(電)的電能替代
重卡這個鮮少被關注的“大塊頭”使用強度高,耗能大對能源的需求也極大
有數據顯示:1輛傳統燃油重型卡車的尾氣排放相當于300輛小客車的排放量。如果換電重卡替代燃油重卡,經測算:單臺換電重卡在標載平均工況下,年均耗電量約為14.4萬千瓦時,服務于短倒運輸場景的300萬輛重卡全部實現電動化,每年可增加電力銷售4320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1296億升,減少3.41億噸二氧化碳,同時每年減少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分別為94.41萬噸、19.78萬噸、112.01萬噸、12.26萬噸。
在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依存度上,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雙突破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43%,而煤炭的對外依存度僅7.5%,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我們必須從能源供應端清潔替代、能源消費端電能替代來實現全國能源的綠色、低碳、持續、安全發展。換電重卡的投入運用對實現碳減排助力中國“3060”目標的同時,還有力降低原油進口依賴對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換電重卡
“重卡作為十分重要的生產工具,司機要用它賺錢,養家糊口。市面上的電動卡車很多,但都是充電版的,充電時間長,耽誤運營時間,影響司機的收入,這是最大的痛點!背潆姲嫘胁煌ǎ瑖译娡顿Y本控股融和租賃公司轉變思路,2019年,做出了全球首款換電式純電動重型牽引車(簡稱“換電重卡”)。那么,什么是換電重卡?它都有哪些優點呢?5分鐘極速換電體驗換電重卡就是由過去給電池充電干脆變成更換電池。換電重卡作為一個拉貨工具,高頻運行,多拉快跑是重卡司機的生存法則。司機把車開進站點,可實現電池3至5分鐘快速更換,全程自動化操控,司機只需要將重卡駛入換電站指定位置即可,換電效率和服務體驗優于傳統加油,有力解決里程焦慮,保障重卡高頻運營;電池容量可根據運輸場景和需要靈活配置,規避電量冗余。
車電分離銷售模式換電重卡(含電池組)整車成本約為燃油車的兩到三倍,令不少企業和個體司機望而卻步。其實,高出的成本主要在于電池組。資本控股融和租賃公司將車載電池組拆分出來——車電分離,通過租賃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初始投資成本。電池租賃按實際用電量實行度電收費,能耗費用較燃油車節約10%,省本又省錢,實惠看得見。司機只用交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就可以開始拉活啦。目前已在運營中的1200多輛換電重卡基本都是采用電池租賃的形式。
科學高效的電池管理
電池換下來后,存放換電站統一管理,電池保管更專業。配合移動補電車的使用,為重卡提供低成本電力來源,同時用足電價峰谷政策,實現“削峰填谷”,提升電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而從重卡上淘汰下來的電池組也有很多用途,比如可以裝到挖掘機、裝載機上繼續使用,也可以拿去做梯次利用,為風力、光伏發電作儲能電池。
“掙錢”利器
在標載的情況下,換電重卡和燃油重卡運載能力相同,但燃油重卡油耗卻占運營總成本的30%,而換電重卡采用的電力能源可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如果考慮維修保養,換電重卡的成本更低。
以國家電投換電重卡公鐵綠鏈車隊為例,僅2020年便為北京威克礦山省下運輸費用省下854.6萬元!
而國家排放標準不斷升級,燃油車還需面臨淘汰置換的問題,換電重卡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壓力。且換電重卡單次換電僅需3分鐘,全自動無人操作高效更省心。在能源消費端,國家電投綠電交通系列已研發推廣36款換電重卡及電動工程機械產品,全方位匹配電廠、礦山、港口、城市、重工業、公水聯運等場景的電動化應用需求,在各場景已擁有成熟、可復制的經驗模板可推廣應用,助力建設低碳、智慧電廠、鋼廠等。5月14日,1000臺換電重卡成功簽約,賦能唐山鋼鐵運力綠色轉型。截至目前,國家電投換電重卡簽約超7530臺,運營超3000萬公里,現已在全國31個省市,完成60座智能換電站的布局規劃,已建成內部驗收換電站22座。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下它的兄弟們~換電礦卡
換電礦卡采用強力的雙電機方案、匹配7檔AMT變速箱、直通梁鉚接車架,啟動速度快,爬坡能力強,平穩更安全,能充分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訴求,擁有傳統自卸車無可比擬的復雜工況適應性,可廣泛適用于露天開采、水利施工、港口短途運輸、移山填海等施工工程。
作為新能源運輸車,換電礦卡不僅通過動力電池+雙電機+變速箱的純電動技術將排放降為零,同時還引入電制動能量回收技術,能將下坡的制動能量回收至電池,實現電能的一部分循環利用。下坡最大節省能耗80%,上坡最大節省能耗40%,提升了客戶的運營效益。
相比燃油礦卡,國家電投換電礦卡在經濟性上也有非常大的性價比。燃油礦卡日均耗油800L,油耗成本4000元;換電礦卡日均能耗2240kwh,電費成本不到2000元,一年下來光是能耗上,換電礦卡就能省下至少60w元,同時電車保養方便,如再算上礦區電價,綜合算下來,換電礦卡能節省約41%的經濟成本!
純電動裝載機
純電動裝載機和傳統燃油裝載機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以“電”代“油”大大降低了能耗成本,節能減排效果顯著,60分鐘300千瓦快充滿電,連續高負荷作業可達5小時之久純電動裝載機擁有3.3m超長軸距和4m3超大鏟斗容量,舉斗高度可達3.45m,同時配有行走電機+泵控電機的雙電機配置,在地形結構復雜,空間環境局限也能游刃有余。
鋰電高空作業車
國家電投徐工消防款鋰電高空作業車,擁有行業領先的256kg/350kg的載重能力,整機長寬高均為行業內較小,方便運輸;∑型組合式臂架,小尾擺設計,提高作業效率。轉彎半徑低至5m,機動靈活,挑戰狹小空間作業;采用長航時設計,配置48V,420Ah大容量電瓶,提供更久續航能力;臂架自重下降,平穩、節能,先進的四輪交流電驅行走技術,轉向差速控制技術,動力強勁,動作平穩,爬坡能力達到45%;交流泵控與比例控制技術組合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平穩的操作體驗;綠色環保,零排放,低噪音,無痕行駛,適用于室內清潔環境施工作業。
電動叉車
全新升級的國家電投龍工電動叉車采用純電力驅動,零排放,無污染,適用于倉儲物流、工廠及其他定制化等多種場景。經過用戶實際運營測算,國家電投龍工3噸鋰電叉車全力運作一天消耗70度電,按一度電0.5元計算,一天能耗35元;傳統燃油叉車平均一天油耗260元。一年下來,僅能耗每車每年就可省下6.8萬元。
智能電動駕培車
*100%還原燃油車駕駛感受
配有合資原廠車身、底 盤、離合器、變速箱,百分之百還原燃油車駕駛感受, 與考試車型無縫鏈接,極大提升教學效率。與其他采用電子模擬手動擋的新能源汽車不同,東風 EV30采用原廠真實離合器和變速箱。智能電動駕培車的投入使用,可加速駕培產業的低碳化。
*可搭配智能輔助教學設備,實現自動化教學
車內搭載智能教學系統,輔助教學。1個教練可同時帶4輛車,節省教學的人力成本。
*8年20萬公里質保
EV30用的是合資原裝車身和底盤,皮實耐用,后期維修成本低。三電系統,提供8年20萬公里質量保障。
*每天多賺80元,一年多賺2萬元
每天只要10度電,約合10塊錢(依各地電費標準不同而異)相比燃油車,東風EV30每年可節省油費用20000元,3年省岀1臺新車。
國家電投還與中船集團合作推進船舶動力電動化進程,緩解水域污染;研發電動物流車,助力城市污染治理……
智能重卡充換電站
說完了系列產品,智能重卡充換電站也是必不可少的。國家電投自主研發投用的第四代無人值守智能重卡充換電站,簡單、可靠、標準化的吊裝式換電方案,可匹配華菱、福田、紅巖、北奔等11個重卡主機廠,覆蓋20余款重卡車型。2021年2月7日,國家電投在河南省第一座可充電、換電的全功能電動重卡充換電站在河南公司鄭州燃機投入運營。
電動重卡充換電站由配電系統、充電系統、換電系統、安防系統組成,充換電站占地面積240平方米,車輛通過二維碼識別——激光定位——人工確定按鈕,最后啟動換電。換電過程最快僅需3分鐘,電池充電僅需40分鐘,消除里程焦慮,讓重卡滿電出發。實現了電池快速可持續充、換電,每天可為100輛重卡充換電,24小時無人值班不間斷運營。國電投(河南)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充換電站實行快速吊裝換電,相較于柴油重卡,每天可節約運營成本100多元,一年節約運營成本近4萬元!
2月26日,國家電投發布“綠動未來”媒體日暨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宣布全面進入“綠電”交通領域,到2025年計劃新增總投資115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運輸和物流業綠能替代的投入力度。
我們可以想象,未來行駛在大街小巷的車輛都將替代為清潔能源動力車輛,充換電站像加油站一樣密集,“綠電交通”將駛向全國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