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鋼利潤等指標大幅攀升,央企鞍鋼:繼續用好改革這一關鍵招 |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5/28 7:51:16 用手機瀏覽 |
“十三五”收官之年,鋼鐵央企鞍鋼集團完成了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今年以來,在鋼鐵價格上漲的有利背景下,鞍鋼集團業績和多項指標迎來大幅攀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鞍鋼集團處獲悉,今年1-4月,鞍鋼集團多項指標在行業中排名大幅躍升:噸鋼利潤行業排名第二,比2020年同期進步44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60名;利潤總額行業排名第二,比2020年同期進步10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13名;銷售利潤率行業排名第七,比2020年同期進步43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61名。
在業績方面,今年1-4月,鞍鋼集團利潤總額1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鞍鋼集團稱,按照年初設定的發展目標,新鞍鋼建設如期實現了“十四五”高起點開局。
鞍鋼集團于2010年5月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則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和鋼鐵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攀鋼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基地。
作為中央直管大型企業之一,目前鞍鋼集團在中國東北、西南、華北、東南、華南等地,擁有七大各具特色的生產基地,并有效掌控著位于中國遼寧、四川和澳洲卡拉拉的豐富鐵礦資源,是中國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
針對今年以來的良好發展態勢,鞍鋼集團方面分析稱,在解決“穿著棉襖游泳”之后,鞍鋼集團繼續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深化市場化改革,以起跑便是沖刺的狀態努力實現“7531”奮斗目標。
鞍鋼集團全面推廣朝陽鋼鐵改革經驗,深入推進以“授權+同利”為核心的市場化改革,把權力責任放下去,把效率效益提上來,抓住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打破利益固化藩籬,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對標世界一流、提質增效等一系列“組合拳”,使人、財、物和供、產、銷各個環節的努力方向更加清晰,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效益最大化。
鞍鋼集團同時表示,多項指標大幅提升并位居鋼鐵行業前列,不僅得益于集團內部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也得益于市場的開拓、服務的提升。鞍鋼集團始終保持清醒認識,提出越是在市場有利時機,越要苦練內功,提升本領,才能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此外,今年以來,鞍鋼集團抓住有利契機,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從國內、國外雙管齊下,結合國內產業和消費升級趨勢帶來的新變化,立足于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穩渠道、擴規模,拓展市場空間,今年前4個月,外貿系統營業收入同比增加66%,利潤同比增加38.5%。
此前的5月10日,中鋼協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黨委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一行曾赴鋼鐵央企鞍鋼集團調研。
何文波當時即表示,作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鞍鋼集團緊緊抓住改革這“關鍵一招”,困難面前勇擔責任、著力破解歷史難題,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讓老牌國有企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這非常不易,值得敬佩和學習。
何文波也提到,2020年以來,鞍鋼實現利潤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前四個月利潤水平已列全行業第二位;37萬人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實現歷史性突破,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以嶄新形象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他指出,“十四五”期間,隨著鞍鋼與本鋼聯合重組的推進、資源產業的協調發展,相信鞍鋼集團能夠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創造新時代鞍鋼發展的新輝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