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經濟性最好的大規模儲能設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十四五”時期,國家致力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亟須加快抽水蓄能建設步伐。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為抽水蓄能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國家電網積極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創新調度模式,多措并舉促進新能源消納,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頻繁啟停,與“風光”打“回合戰”
高山峽谷,碧波蕩漾。在綠水青山之間,一座座抽水蓄能電站點綴其中,引導著湍急的水流在高山之間靈活運轉。
作為目前最經濟的大規模儲能方式,抽水蓄能電站被稱為水電“皇冠上的明珠”,具有調峰、調頻、調相、儲能、系統備用和黑啟動等六大功能。依托山體的落差,抽水蓄能電站建有上水庫和下水庫,當用電低谷時,利用富余的電能將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儲存,到了用電高峰時,再將上水庫的水放下來,利用上下水庫之間的落差,沖擊水輪機,帶動機組發電,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潔電能。
不久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新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等特點,未來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意味著我國電力系統需要配備足夠的靈活調節電源和儲能設施,抽水蓄能電站將在電力系統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4月1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開展全國新一輪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穩步有序推進儲能項目試驗示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十四五”期間,力爭在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和電力負荷中心新增建設抽水蓄能電站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
抽水蓄能對促進新能源消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至關重要。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電網調峰與抽水蓄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郝榮國指出,抽水蓄能電站可有效促進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并網消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山西省五臺縣神西鄉西河村滹沱河畔,國網新源山西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是深山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運檢部主任朱慶龍與隨機波動的“風、光”打了幾十個回合,順利完成了新能源消納任務。
“通常來說,山西省冬天風大,夜間風電消納較為困難。近年來,山西省新能源發展迅猛,光伏發電、風電大比例提升。在‘五一’假期,山西省來風大,光照條件好,新能源發電需求大,但假期用電負荷較低,需要抽水蓄能電站消納大量新能源!敝鞈c龍講道,在“五一”假期,他們中午面臨光伏發電、風電“合力大發”,晚間風電大發,新能源消納任務極其緊迫。僅5月1日當天,他們便實現了抽水5臺次,發電7臺次!半娬镜4臺機組全部運行,一刻也不敢停歇!敝鞈c龍說,他們在假期之前已完成春季檢修,保證了機組的可靠有效出力。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20年年底,山西省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38億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3282.7萬千瓦,占全省裝機容量的31.6%,占比較2015年年末提升20.39個百分點。
“目前山西電網只有西龍池這一座在運的抽水蓄能電站,難以滿足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需求!敝鞈c龍談到,抽水蓄能電站一經投運,受山體等周圍環境因素影響,幾乎不可能進行擴容改造,而新能源規模在持續增長,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步伐非常迫切。
一組數據顯示出抽水蓄能電站對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關鍵作用。“五一”假期,國家電網充分發揮抽水蓄能作用,華北、華中、華東區域抽水蓄能機組抽水次數、發電次數及綜合利用小時均明顯增長,助力新能源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華東地區繼續保持全額消納)。尤其是華北區域,5月5日光伏發電日電力電量創歷史新高,達4323萬千瓦、3.4億千瓦時,抽蓄機組頻繁啟停,臺均抽水、發電次數為各區域最大,抽水次數、發電次數及綜合利用小時增幅分別達160.32%、95.77%、100.15%。
容量共享,不再是一地專屬“充電寶”
“趕快準備好!機組馬上要頂上!”在與電網調度控制中心的溝通中,這句話經常在朱慶龍的耳邊回蕩。
由于季節變化、節假日以及晝夜用電需求量的不同,用電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電力峰谷差客觀存在。再加上間歇性、波動性較強的新能源大量并網,電網系統需要強有力的調節電源與風、光發電相配合,維持功率平衡,保持系統頻率穩定,從而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抽水蓄能機組在2~3分鐘內便可以完成啟動,快速響應電網需求,完成調峰任務!敝鞈c龍介紹,抽水蓄能機組啟停迅速、工況轉變靈活,可以實現頂峰填谷、調頻調相、緊急事故備用,在快速跟蹤負荷、事故備用和保證電能質量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電網調峰的天然優勢,被喻為電網的“調節器”“穩壓器”和“蓄電池”。
抽水蓄能電站通過電網調度可以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日前,國網華東分部率先探索出了抽水蓄能容量共享模式。針對滬皖電網新能源出力特性及互補需求,國網華東分部探索聯合調度模式,促成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與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簽訂優化調度框架協議,建立抽水蓄能容量共享模式,統籌調度抽水蓄能資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滬皖電網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上海用電早高峰突出,而安徽用電晚高峰突出。由于調峰需求不同,兩個省可以共享抽水蓄能電站,靈活調節電網峰谷差。”國網華東分部水電及新能源處副處長陸建宇解釋說,對于電網來說,優質的調節電源是稀缺資源。隨著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電網對于優質調節電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抽水蓄能電站是優質的調節電源,可以增強電力系統的平衡調節能力,但并不是每個省都有條件建設!吧虾5牡貏輻l件不符合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條件,但它臨近的安徽省具備條件,且雙方的電網調峰需求能夠完美錯開,那么大家就可以坐下來談一談,將有限的抽水蓄能電站資源優勢最大化發揮出來。這種模式可以在全國更多區域推廣,保障大電網安全!标懡ㄓ钫f。
山西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來,山西積極推動清潔電力外送基地建設,目前已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壓外送通道格局,連接中國華北、華中、華東三大區域電網。電網頻率偏差影響客戶的供電質量。特高壓輸電通道對電能質量要求頗高,這也需要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充分發揮調節作用,保證電網頻率合格率。
在日常運行中,抽水蓄能機組啟停迅速、運行靈活可靠,能很好地適應系統負荷急劇變化的趨勢,快速減少電網頻率偏差,提升供電質量。5月4日7時32分至8時24分,應華東電網調度控制中心要求,國網新源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緊急啟動機組發電,持續52分鐘,將電網頻率成功拉回至正常水平。
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升高,電網系統波動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強,需要靈活電源根據系統調峰、調頻實際需要參與調節。“五一”假期,山西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山東泰山抽水蓄能電站多次運行于抽水調相備用狀態(電動機狀態空轉),以便隨時響應系統調峰需求。泰山抽水蓄能電站抽水調相備用55次(其中37次轉抽水),累計時長1204分鐘(單次平均22分鐘);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抽水調相備用8次,累計時長77分鐘。
市場調節,健康發展有了更多保障
5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將容量電價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同時強化與電力市場建設發展的銜接,逐步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市場,著力提升電價形成機制的科學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
這一消息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為抽水蓄能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這真是盼望多年的好消息!”朱慶龍大學一畢業便來到了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從一個“新兵”成長為經驗豐富的“老人”,如今已摸爬滾打了14年!2007年我剛工作時,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還在建設中,我看著它從投運到現在發展壯大,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似的,F在國家出了這么好的政策,相信抽水蓄能電站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加入,取得更加長遠健康的發展!敝鞈c龍對未來充滿憧憬。
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侯清國表示,國家發改委及時完善了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新機制明確了抽水蓄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功能定位,將抽水蓄能電價納入輸配電價監管,更加完善了公平合理的電力價格體系,為抽水蓄能電站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綜合效益、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調節機制,價格的變動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斷完善抽蓄電站價格機制,打通電源、電網、用戶壁壘,可以實現多方共贏!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隨著《意見》的出臺,以及今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抽水蓄能電站發展需求將持續增長,投產規模將大幅提升。
去年12月,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大量新能源并網要求電力系統具備更強的靈活調節能力。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規模達到3149萬千瓦,但僅占我國電源總裝機的1.43%,還無法滿足新能源快速發展和電網調峰調頻的需求。抽水蓄能電站作為重要的調節電源和儲能設施,發展需求非常迫切。
5月12日,一個好消息傳來,國網新源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順利通過上水庫蓄水驗收,為后續機組啟動調試奠定了堅實基礎。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360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是支撐服務北京2022年冬奧會全綠電供應、保障張北柔直工程可靠運行、促進華北新能源有效消納的重要工程。據測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每年可消納過剩電能88億千瓦時,年發電量可達66.1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8.08萬噸,減少碳排放120萬噸,相當于造林24萬多畝。
抽水蓄能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年度投產規模約在500萬~600萬千瓦,五年內新開工規模在3000萬~4000萬千瓦。
未來,國家電網將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加快抽水蓄能發展,為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