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數字化轉型提速 電網安全建設迫在眉睫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1/4/22 7:50:30 用手機瀏覽

核心閱讀:過去,電網應用信息化、自動化手段較少時,保障的僅是物理電網本身的運行安全;現在,伴隨數字化轉型,電網安全則是更多面臨來自外部的挑戰。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建設已成為電網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這要求將標準業務與非標準業務進行更加全面的數字化改造。當前,國家電網向能源互聯網企業加速邁進,南方電網明確提出“數字南網”,兩大電網央企競速數字化轉型。實際上,“兩化融合”已實施多年,“數字化轉型”也在逐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相仿的基礎。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目前來看,電網數字化轉型的薄弱環節在于網絡安全。“隨著大、云、物、移、智、鏈等技術在電網領域的應用,大量異構終端接入電網,使電網的網絡邊界模糊、數據交互多元,現有的防護體系尚無法完全應對逐漸升級的攻擊手段與安全風險,數字化電網的網絡安全問題成為當下的主要挑戰之一!

電網正面對更加復雜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5G、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飛速發展,深刻改變了電力、制造等行業的格局,電網企業直指數字化在電網“新基建”中的核心地位,瞄準“數字新基建”。

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中國“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分析了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十四五”電網發展應以安全為基礎,以用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統籌主網和配網、系統一次和二次、城鄉及東西部發展需求,加快構建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提高電網安全水平和運行效率,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

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研究所所長韓新陽認為,與過去相比,一方面,各種智能家電接入電網、大量數字化手段在電網中得到應用,電網安全的邊界不斷延伸;另一方面,黑客攻擊、網絡襲擊等風險加大,使得電網安全需要應對的場景更加復雜,研究表明,隨著能源行業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能源電力部門已成為網絡攻擊的重要目標。

隨著大、云、物、移、智、鏈等技術在電網領域的應用,大量異構終端接入電網,現有的防護體系尚無法完全應對逐漸升級的攻擊手段與安全風險,數字化電網的網絡安全問題成為當下的主要挑戰之一。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計算及應用研究所趙保華也表示,數字化轉型對電網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技術對電網安全帶來了全新挑戰!艾F在,電網安全的含義更廣泛。過去,電網應用信息化、自動化手段較少時,保障的僅是物理電網本身的運行安全,而現在的電網安全則是更多面臨來自外部的挑戰!

仍需優化本質安全與數據安全

日前,有專家提出,伴隨著電力數據的開放共享、電網的數字化轉型,需要解決好數據權益歸屬不清晰、數據開放共享義務不明確、數據流通機制不完善、數據質量標準不統一以及數據安全缺乏監管等問題。

對此,趙保華表示,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本質安全,另一個是數據安全!把巯率且粋信息爆炸的社會,發生過很多數據安全事件,數據安全是未來電網安全應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保障點!

韓新陽認為,要解決數據質量問題,應持續優化完善數據質量相關模型、規則,通過強化統一數據模型完善應用,夯實電網數據管理能力基礎。依托完善數據錄入核查相關規則,提升源端數據質量在線核查能力。與此同時,不斷加強對大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手段的應用。推動大數據挖掘、人工智能分析、實時數據異常檢測等技術研究,通過技術手段開展數據質量評估、在線稽查等,提升異常數據的實時核查與分析能力。

“面對這些問題,需要構建多主體參與、全場景應對的電網安全治理體系。其中,多主體參與尤為重要。除了電網企業、發電企業、用戶等主體之外,其他主體包括:主管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電力設備制造商、電力施工等傳統電力相關企業,移動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通信企業,綜合能源服務等能源電力創新企業,這些主體需要圍繞責、權、利,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的安全治理體系,抱團共保電網安全。”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研究所主任工程師張鈞表示。

隱私安全同樣不可忽視

現階段,電力系統數據開放共享法律法規并不完善,流程也不夠細致和規范,更缺少成熟的隱私保護技術方案。對此,有專家提出,電力數據天然具有公共屬性,但電力數據在法律意義上存在特殊性和復雜性,電網企業應積極推動構建電力數據隱私保護規范。

趙保華認為,當前,電網安全更需要的是加強自身的防護機制,形成覆蓋數據流通全過程的隱私保護!熬拖裨鰪娮陨砻庖吡σ粯,電網系統在維護安全隱私方面,也應該明確規定企業電力數據開放共享的具體范圍和禁區!彼岢,“從管理上將關鍵數據放在更為安全的地方,對外傳送數據要經過相應的檢查,要有對敏感數據的甄別檢查機制!

張鈞認為,保護電網安全還要持續加強傳感器、通信、控制與計算處理、先進存儲等領域的關鍵芯片研究,推動我國電力高端芯片設計和產品化能力提升。同時,深化語音處理、視頻圖像識別、知識圖譜、數據分析等技術研究,開發電力業務人工智能算法及計算部件,為規劃、建設、調度、運維、營銷等電網業務開展提供支撐。

“此外,電網企業應該持續健全完善客戶隱私數據保護管理制度,與相關方清晰界定客戶隱私數據保護的責任與義務,在業務運營中探索數據脫敏和痕跡追蹤機制,同時建立包含技術補救等措施在內的應急防護機制,形成分層級、差異化、全過程隱私數據保護體系!睆堚x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施耐德電氣龐邢。簺]有頂層設計的數字化轉型是危險的
安徽銅陵有色:與阿里云等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推進數字
國網北京電力推進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 融合能源上下游數
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復蘇態勢:電力、熱力、燃氣及水
新能源領域持續發力 前10月內蒙古電網統調裝機容量721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