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力交易中心于4月15日發布2021年3月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3月份共158家售電公司參與交易,其中51家3月份收益為負,即發生直接交易虧損。全市場售電公司獲利4000萬元,即盈利的107家售電公司,平均每家盈利37萬元,這只是售電公司的收入,如考慮上居間費、人工成本、辦公場地、差旅費、保函成本、交易手續費等費用,能夠實現正利潤的售電公司,恐怕是鳳毛麟角。
(來源:微信公眾號“售電星星” ID:zcm32597 作者:周華宇)
非現貨月,售電公司如此大面積的虧損,那現貨月來了,虧勢能止嗎?
一季度,南方電網累計用電量達28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8%,增速創近三年新高,最高電力負荷達1.98億千瓦,同比增長27.9%。廣東、廣西、云南、海南一季度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36.1%、22.9%、31.7%、16.6%。在經濟持續向好和氣溫逐漸攀升的雙重影響下,廣東預計在今年二季度省內電力將出現最大約760萬千瓦的負荷缺口,相當于2020年廣東最高統調負荷的近6%,需求側響應實施方案也緊急印發并計劃5月份正式實施。
4月16日,CCTD環渤海動力煤5500K現貨參考價746元/噸,較今年2月低點571元/噸已上漲超30%。
從4月15日公布的5月現貨試運行方案正式文件看,售電公司最關心的價差雙邊協商交易、價差掛牌交易并不會開展,而月競供需比調整為1.1的價差月競,帶來的似乎更多是風險而非利好。
今年,廣東的售電公司將迎來一波殘酷洗牌,誰會出局?誰會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