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狂飆的一季度:央/國企“圈地”競賽 84GW+光伏、光儲、風光儲項目簽訂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時間:2021/4/20 7:23:22 用手機瀏覽

2021年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正在時代機遇之下急速狂飆。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僅2021年一季度,華能、大唐、三峽、晉能、嘉寓集團、甘肅光熱發電等30家企業已簽約55個涉及光伏的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規模超84GW,投資總額近2513億元,其中有明確光伏規模的光伏項目近31.7GW。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作者:青檸、桑桑,轉載需注明出處)

在有明確簽約項目規模的企業中,華能以20.55GW(其中光伏6.55GW)的總規模位列榜首;甘肅光熱發電以18GW(其中光伏8GW)的總規模位居第二;大唐、三峽、晉能控股等次之。

五大四小成為“圈地”主力

隨著“30·60”國家戰略的提出及堅定推進,以華能、國電投、國家能源集團為代表的能源央企先后宣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并在2021年對下游光伏、風電等電站資源開發展開了猛烈攻勢。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華能、大唐、三峽、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華潤電力“五大四小”陣營在今年一季度的“圈地運動”中表現突出。截止一季度末,“五大四小”陣營已與全國19個省市簽訂超39.41GW新能源項目,其中光伏規模近13.2GW(不包含一體化項目),總投額超1685.6億元,簽約規模占一季度總簽約量的47%左右。

以華能為例,2021年1月19日,華能集團在格爾木簽訂1000萬千瓦的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承諾助力格爾木在青海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同日又與遼寧營口市政府簽署大型綜合能源基地戰略合作協議;1月21日,又聯手晶科與江西省豐城市成功簽訂了2GW光伏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緊接著又與內蒙古巴林右旗簽訂風光氫儲項目合作,規劃建設100萬千瓦風電儲能電站,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僅僅一季度,華能累計簽約光伏與光伏相關的新能源項目規模已經超過20.55GW(其中光伏6.55GW),這個以煤電為傲的“老大哥”加速調頭,以期在清潔能源的戰場上重新奪回領先地位。

當然這并非個例,“十三五”期間,五大發電集團中清潔能源占比排位最末的國家能源集團,也正在為“十四五”新能源的發展積蓄項目,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國家能源集團給子公司下達的新能源新增總裝機任務約1.2億千瓦,并開始發力其較為“短板”的光伏領域。這一點在今年一季度的簽約項目中也有體現,在有明確光伏項目簽約規模的企業排名中,國家能源集團位列第三,僅次于華能集團和甘肅光熱發電,實現了3.06GW新能源項目簽約,其中明確的光伏項目規模2.04GW。

反觀民營企業,甘肅光熱發電、嘉寓集團、特變電工均有項目簽約進展,其中以甘肅光熱發電表現最為亮眼。今年1月,甘肅光熱發電與德令哈金釩光熱發電有限公司、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冷湖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簽署青海冷湖風光熱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規劃“十四五”期間建設總裝機容量10GW的風光熱儲一體化清潔能源發電基地;2月,又與格爾木金釩光熱發電有限公司與格爾木市政府簽訂格爾木市風、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擬建設1GW光熱+8GW光伏+1GW風電項目。

一體化項目成“重頭戲”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曾發布《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兩個一體化”提法正式浮出水面。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及堅定推進,光儲、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在今年似乎也迎來了發展高峰。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020年全年,能源電力央企與光伏民營企業簽約的涉及光伏發電一體化項目共34個,裝機規模61.92GW以上,簽約總額約2799億元。

20210419_085401_012.png

2020年全年簽約一體化項目情況

而2021年,僅一季度,一體化項目簽約數量就達24個,裝機規模48.8GW以上,簽約總額1010億元,簽約容量直追2020年全年簽約總量,企業一體化項目圈地競爭明顯加快。

之所以會引發這股“一體化”投資熱潮,一方面是相比過去光伏項目投資業主,本輪投資以發電集團為主力,相比前者資金實力更為雄厚,電力項目的資源儲備和旗下涉及的開發板塊也更為全面,可充分實現發電集團傳統能源和風光電優勢互補,加快其清潔能源發展步伐。另一方面深層次原因在于,在當前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高比例并網的趨勢下,基于傳統化石能源為主構建的電網面臨較大挑戰!皟蓚一體化”的開發模式,能夠推動電網、電源兩端都發生變化,從而適應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來。

“三北”地區搶手,西南次之

從投資地點來看,土地資源、光照資源更為充足的“三北”地區受到越來越多風光電站投資商的關注。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全國光伏新增裝機48.2GW,其中,集中式32.68GW、分布式15.52GW。從新增裝機布局來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占比約36%,“三北”地區占比64%。今年一季度“三北”地區依舊是企業的投資重點,西南地區次之,項目類型以大基地項目為主。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一季度簽約的55個光伏相關的新能源項目中,有36個項目位于“三北”地區,簽約容量近68.69GW,占總簽約量81.8%以上。


位于西北地區的青海省簽約總量在21個省市中排名首位,一季度共簽約31GW光伏及光伏相關新能源項目。1月19日,華能集團青海分公司與格爾木市政府簽署10GW的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十四五”期間將在能源投資、科技創新、電力外送等方面開展合作;1月末到2月初,甘肅光熱發電兩個10GW風光熱儲一體化清潔能源發電基地相繼落戶海西州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市。

位于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兩省雖然項目數量偏少,但簽約容量之和達10.15GW,占總簽約量的12%以上。

先是四川省,1月7日,華能四川水電有限公司與四川省阿壩縣人民政府簽訂四個光伏基地投資開發協議,總投資154億元,裝機規模3.85GW,包括開發查理光伏基地裝機1.1GW,洛爾達光伏基地裝機2GW,麥爾瑪光伏基地計劃裝機規模0.4GW,賈洛光伏基地計劃裝機規模0.35GW;2月23日,三峽集團四川分公司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金沙江下游5GW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

再觀貴州,1月初,大唐貴州發電、國家電投貴州金元與貴州赫章縣簽訂合計1.1GW光伏項目投資開發協議,總投資約40億元;之后,黔源電力又于2、3月份與晴隆縣、六盤水市相繼簽訂農光互補光伏項目開發協議。

今年3月,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提到,“十四五”時期國家能源局將以西南地區、黃河上游等重點流域為重點,開發建設水電站,錨定2030年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此之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也曾公開表示,“十四五”期間,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

先天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疊加國家層面政策規劃支持,“三北”、西南地區勢必成為電站投資商的必爭之地,當下的一季度簽約僅是開端而已……

以下為2021年一季度光伏及光伏相關的新能源項目簽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光伏“獨角獸”國家電投的2020
阿聯酋將建全球最大光伏電站 做好告別最后一滴石油的準
國際能源署:2020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量將下降13%至1
光伏10年5GW 希臘制定能源發展新目標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