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間,福建省最大貴金屬企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金礦業”,601899)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在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5.02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31.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11億元,同比增加141.44%;基本每股收益為0.099元,同比增加141.46%。
紫金礦業是一家以金銅等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官網介紹稱,該公司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累計利稅均超過1000億元,位居《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778位,及上榜的全球黃金企業第3位、全球有色金屬企業第9位、中國黃金企業第1位、中國有色金屬企業第1位,位居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第77位。
報告稱,第一季度,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價格均同比增長,礦山企業的綜合毛利率為57.25%(上年同期為44.67%),同比上升12.58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14.96%(上年同期為10.85%),同比上升4.11個百分點。
今年第一季度,紫金礦業金、銅、鋅、銀、鐵精礦產量分別為11178千克、126802噸、96262噸、72914千克、89.09萬噸;銷量分別為10793千克、119227噸、95708噸、83546千克、85.72萬噸。冶煉產品方面冶煉加工金、冶煉產銅、冶煉產鋅分別為57141千克、161254噸、63891噸;銷量分別為57243千克、161400噸、59340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底,紫金礦業發布了關于五年(2+3)規劃和2030年發展目標綱要的公告。公司稱,礦產資源作為工業“糧食”的基礎地位沒有改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基本金屬市場,市場空間仍然廣闊,發展韌性強勁,以“去碳化”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飛速發展。但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孕育新的金融或經濟風險,機遇與挑戰并存。
回顧過去的5年,紫金礦業稱,預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從2015年的16.6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64.5-66.5億元,公司市值突破2200億元,增長約200%。公司金銅資源儲量大幅培厚,擁有超過2300噸金和6200萬噸銅,其中銅資源儲量相當于中國總量的一半,擁有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紫金波爾銅礦以及西藏驅龍銅礦等一批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礦山。
紫金礦業稱,公司全球化競爭力大幅增強,初步具備接近全球超一流礦業公司的條件和基礎。但仍然存在全球化運營管理體系構建尚未完成,國際化人才短缺,國際化經驗不足以及ESG體系構建和跨文化融合有待加強等風險與挑戰。
按照紫金礦業規劃,到2030年公司將全面建成高技術效益型特大國際礦業集團,公司進入全新階段。主要經濟指標接近或基本達到全球一流礦業公司水平,控制資源儲量、主要產品產量、銷售收入、資產規模、利潤等綜合指標爭取進入全球前3-5位,同時建成先進的全球運營管理體系,形成全球競爭力和比較競爭優勢。
截至4月16日收盤,紫金礦業股價為10.23元/股,上漲0.20%,公司總市值為2605.9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