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今年11月底在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將討論有關《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議題。對此,澳大利亞氣候變化和能源效率部長格雷格·康貝特11月9日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康貝特說,如果不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澳大利亞經濟將在2020年面臨“嚴峻的震蕩”。他還說,簽署《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不會增加澳大利亞企業因政府施行碳稅政策而產生的負擔,相反,它將使澳大利亞企業更加便利地進入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
《京都議定書》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議,它為近40個發達國家及歐盟設立了強制性溫室氣體減排目標。2011年12月,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決議,決定于2013年開始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避免《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后出現空當。
潘基文秘書長11月9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澳大利亞宣布加入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減排表示歡迎。他還對吉拉德總理的領導力表示祝賀。
潘基文表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需要為此采取緊急行動。秘書長呼吁各國政府就氣候變化問題在即將于卡塔爾多哈舉行的氣候變化會議上采取決定性的步驟。
《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氣候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的國際性公約,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規定了標準,即: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然而就是否應該在原有基礎上做出第二階段的減排承諾,各國存在嚴重分歧。
截至目前,只有歐盟和一些小的發達國家做出了參與第二階段減排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