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劉平代表:有序推進儲氣能力建設,避免小規模接收站遍地開花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3/10 7:32:05 用手機瀏覽

“資源保障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成為我國天然氣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加強儲氣能力建設勢在必行!比珖舜蟠、中海化學富島公司化肥二部副總經理劉平表示。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受需求總量持續增長和能源供給側改革影響,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向環保、低碳轉型,天然氣消費量高速增長,逐步成為我國主體能源之一,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占比從2005年2.4%提升至2019年8.1%。但國內天然氣生產受資源稟賦制約難以規模上產,國內供給側與消費側“缺口”持續擴大,以致我國天然氣消費對外依存度快速增長,從2005年1.7%增長至2019年44.1%。
劉平認為,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各類天然氣政策,明確了“供氣企業10%、城燃企業5%、地方政府3天”的儲氣指標。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其建設速度快、儲氣靈活便利等優勢,進入快速啟動階段,全國儲氣能力有所提升,但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據他介紹,自2006年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建成,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建成LNG接收站21座,總設計規模9200萬噸/年(約合1300億方/年),已建儲罐罐容1003萬方,形成儲氣能力63億方,占2020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的1.9%;全國形成總儲氣能力約250億方,約占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的7.7%左右,較世界12%-15%的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當前,我國儲氣設施仍存在“遍地開花”的現象。劉平舉例說,我國沿海LNG接收站單體規模普遍較小、布局較分散,在華南地區呈現岸線扎推、選址密集的現象,與同為LNG進口大國的韓國、日本相比差距較大,造成土地和岸線資源利用率低、配套設施投資和運營成本升高等問題。經測算,我國LNG接收站平均罐容為43萬方、日本LNG接收站平均罐容為53萬方、韓國LNG接收站平均罐容達到181萬方。
此外,現有儲氣市場化定價機制沒有體現儲氣調峰價值,儲氣設施投資和成本沒有回收渠道,效益無法體現。同時,尚未建立有序、透明的儲氣容量市場。
為此,劉平建議要有序、快速推進儲氣能力建設,避免小規模接收站遍地開花。按照“共建共享、集約布局、規模發展”的原則,指導企業優先考慮在現有LNG接收站擴建,提高接收處理能力實現接收站集約化、規;\營;建立儲氣調峰能力市場化、商業化使用規則和應急保供機制,提高儲氣設施使用效率;配合國際LNG采購平臺以及國家級油氣交易中心運作,打造中國天然氣指數工作;創新“組團拼單”建設模式,打造國家級儲氣能力創新示范中心,大力快速提升儲氣設施建設速度與規模。
在持續提升儲氣基礎設施利用效率方面,劉平談到,要建設國家級統一高效的基礎設施運營平臺,逐步實現所有基礎設施統一運作,統一對外開放,從根本上避免市場的無序競爭,既降低中間環節成本,又抑制天然氣基礎設施投資沖動,謹防產能過剩。
他還提及,要從土地、財稅、金融、投資等方面,加大天然氣儲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社會責任儲備項目列入《重點地區應急儲氣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專項管理辦法》范圍享受財政支持。并持續加強儲氣容量交易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儲氣容量一、二級交易市場,研究制定交易規則及監管辦法,有效推動儲氣容量充分、靈活利用,打造天然氣容量交易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LNG漲價不會影響居民供暖
洋山LNG接收站擴容80%,全力保障上海今冬明春用氣高峰
儲氣能力建設開啟新模式:異地建儲氣設施的“蘇豫模式
國內最大LNG儲罐成功升頂,由中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
撮合上下游,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推出國際LNG線上交
環渤海地區最大LNG項目落戶唐山曹妃甸,總投資320億元
加快儲氣建設與電能替代 能源供給保障底氣足
中國石化182億方天然氣同比增18% 保供今冬明春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