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2011年度能效領跑者發布會在京舉行,來自合成氨、甲醇、磷酸二銨、硫酸、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和輪胎等10個行業的41家標桿企業成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首批能效領跑者,這標志著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正式建立。
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是把生產某一產品能耗最低的企業確定為標桿,引領其他企業努力達到標桿企業的水平,從而提高全行業的能效水平。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制定領跑者能效標準,石化聯合會在《方案》發布后就啟動了相關工作。在工信部的指導和幫助下,石化聯合會經過深入摸底調研,結合重點用能行業已開展的能效對標達標情況,選擇確定了10個產品試行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通過廣泛的能耗數據采集與核實,并與有關專業協會及重點企業研討,最終形成了首批能效領跑者名單。這些能效領跑者是推進行業節能工作的領先者,無論在工藝技術方面,還是在節能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已明顯縮小,其中部分企業的能效水平已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目前石油和化工行業中大部分企業的能效水平不高,行業平均能效水平普遍低于領跑者10%~30%。能效領跑者名單發布后,聯合會將加大在媒體的宣傳力度,依據能效領跑者相關指標制定能耗限額標準,激發企業做好節能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今后,石化聯合會將不斷完善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跟蹤、研究這次能效領跑者發布的效果,每年發布能效領跑者名單,逐步擴大能效領跑者發布的范圍,把這項工作常態化。
媒體認為,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聯手建立能效領跑者制度,對深化行業節能工作,拓寬企業創新環保發展思路,充分挖掘重點耗能產品節能潛力,探索產業持續發展之路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和促進作用。
另據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對2011年度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16種重點用能產品(工序)能效標桿指標及企業進行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