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是決定制造業發展質量的關鍵指標。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雖不屬于高能耗產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能耗水平仍然偏高。目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進入電子信息制造業能耗負增長階段,而我國還將在一定時期內處于能耗總量上升階段,這突出反映了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在發展模式、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賽迪智庫認為,深入分析我國與發達國家電子信息制造業在發展模式和發展質量方面的不同,找出我國電子制造業能耗逐年增加的深層次原因,積極采取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技術設備、規范行業管理、推進綠色制造健康發展等措施,是推動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完成節能減排重大任務、實現轉型升級根本目標的關鍵。
一、聚焦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能源消耗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能源消耗總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由1995年的950.6萬噸標準煤上升到2010年的4155萬噸標準煤,占工業能源消耗比重由1995年的0.72%上升到2010年的1.35%。能源消耗呈現以下特點:
(一)產業規?焖僭鲩L,“九五”、“十五”期間能源消耗規模較大
“九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能耗上升幅度較大,年均增速達到16.8%。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彩電及計算機產品已步入成熟期,大規模生產工藝較為完善,市場需求高速增長。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抓住這一契機,一方面積極承接國際制造業環節轉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內企業,彩電與計算機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年均增速分別達到近25%和50%,在迅速帶動產業規模增長的同時也促使能源消耗量較快上升!笆濉睍r期的能耗增長動因與“九五”相類似,雖曾在前期遭遇美國網絡泡沫危機沖擊,致使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速有所下降,但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成熟與發展,手機成為帶動產業快速增長的關鍵產品。產業鏈配套日趨完善、市場需求不斷高漲,我國手機產量2000—2005年的年均增長率已超過50%,直接導致能源消耗量迅速上升。
(二)產業規模增速日趨穩定,“十一五”期間能耗增速有所放緩
進入“十一五”后,彩電、手機、計算機等整機產品的市場需求已趨穩定,2006—2010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年均增速僅為8%,不再具備帶動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高速增長的能力。新的增長點尚在培育之中,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產業規模步入了平穩增長期。相對于“十五”期間年均25.6%的增速,“十一五”期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僅為15.9%,其能耗增速勢必趨緩。
(三)太陽能光伏等基礎行業較快發展,對產業能耗總量上升產生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整機增速雖然減緩,但以太陽能光伏等為代表的能耗相對較高的電子基礎行業增勢較為突出。2010年,電子器件行業累計實現銷售產值9690.4億元,高出全行業平均增速 (25.5%)13.5個百分點,累計實現投資1661億元,同比增長57.5%,比2009年提升了54.7個百分點,其中光電器件、電光源投資增速分別達到75.5%和67.1%。這固然有利于帶動產業增長,但同時也對生產能耗絕對值的持續上升構成了一定助推作用。預計“十二五”期間,在政策帶動及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基礎行業仍有加速增長空間,如不采取有效節能措施,耗能總量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