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對話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鄭建華:詳解深化國企改革“施工圖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1/25 7:28:21 用手機瀏覽

“2018年、2019年連續實現快速增長、逆勢增長。2020年經受住疫情對集團生產經營活動的巨大沖擊,仍然實現了穩健增長!弊鳛橹袊畲蟮木C合性裝備制造企業集團之一,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氣集團)在特殊之年經受住疫情“壓力測試”,再次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自2018年開始,在內外部環境較為嚴峻的情況下持續保持上述業績,殊為不易。這背后,是上海電氣集團主動自我加壓,按下改革的“加速鍵”。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新征程已經開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2020年下半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下發以來,上海電氣集團全面推動《方案》落實落地,將國資國企改革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近年來始終處于“進行時”的改革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集團改革和發展面臨哪些現實挑戰?“十四五”時期如何落實各項國家戰略?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及重點在哪里?針對上述問題,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建華近日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對此予以詳解。


“2018年以來,上海電氣集團抓住上海綜改機遇,全力推動各種市場化的機制創新,充分激發出動力、壓力、活力!编嵔ㄈA說道。他同時坦言,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形勢更加嚴峻,面對的問題更難、解決的時間也會更長。如何打破傳統路徑依賴?關鍵在于堅持體制和機制創新!绑w制上,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機制上,更加市場化、更有動力活力、更有競爭力!


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建華。本文圖片均由 上海電氣集團 提供

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建華。本文圖片均由 上海電氣集團 提供

改革任務多點開花

中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電機組、世界第一臺雙水內冷發電機、中國最大的1.2萬噸水壓機、中國第一套30萬千瓦核電機組……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眾多“首創”和“之最”,都誕生于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的產業門類眾多,涵蓋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3大產業板塊和40多個業務單元,為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提供各種重大技術裝備。


近年來,國企改革的各項核心任務在上海電氣集團內部多點開花。2018年以來,該集團通過新機制體制,改變過去“動力不足,活力不夠,壓力不大”問題。體制上,深化“放管服”。把主業范圍內的經營自主權、用人權、分配權等下放給企業,推進法務、審計、風控、合規等管得更好、管得更嚴。


機制上,是探索“市場化”。
鄭建華介紹稱,近年來,上海電氣集團所屬的電氣股份、海立股份兩個上市平臺完成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下屬的自儀、國軒兩家企業試點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集優公司、電子軌道兩家企業試點市場化選聘總經理,香港公司試點經營層契約化管理,環保、海立兩家產業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

此外,上海電氣集團的風電板塊分拆上市已成功過會,是上海國資首單分拆上市,也是上海國有企業控股首家科創板上市過會。


這一系列舉措的共同目的,是激活企業動能。成效究竟如何?上海電氣集團旗下的環保集團,是一個典型的剖面。

“環保集團打破國企傳統機制,2018年開始推行契約化管理,對事業部負責人經營業績進行剛性考核、剛性兌現。”鄭建華說道,“2018年,固廢事業部因未達標而負責人被自動解聘。2019年,海外事業部因部分達標而負責人和團隊只拿基本薪酬!蓖ㄟ^改革,環保集團連續兩年實現規模翻番,從2017年的23億元,到2018年的45億元,再到2019年的100億元,2020年將突破140億元,“這充分體現了機制創新的威力!


上海電氣汽輪機總裝生產現場

上海電氣汽輪機總裝生產現場

只有真改革,才能見實效。但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破題”難度也在與日俱增。

“形勢更加嚴峻,面對的問題更難、解決的時間也更長。特別是要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調整,必然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戰和壓力!编嵔ㄈA在采訪中坦言,深入推進改革的進程中,企業面對的挑戰來自多方面。在內部,企業思想解放還不夠。“過去計劃經濟影響深遠,企業普遍存有路徑依賴,把過去的成功當成圣經,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不足、轉型不夠。”外部因素上,發達國家對中國加大經濟與技術遏制,上海電氣集團獲取海外市場和技術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


以改革創新承擔好國企責任、承擔好國家戰略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鄭建華表示,上海電氣集團將繼續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嚴格落實上海市委市政府“六穩”“六!比蝿找螅⻊铡叭笕蝿、一大平臺”國家戰略,在深化國企改革的同時,繼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承擔好國企責任、承擔好國家戰略。繼續承擔好國家各種戰略技術攻關任務,自覺增強對國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承擔起國企在國家特殊時刻的責任和擔當。


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核島主設備堆內構件

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核島主設備堆內構件

二是堅持體制創新,堅持機制創新。體制上,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堅持放權、監管與服務相統一,抓手是加強各種服務中臺建設,中臺包括:數字賦能、產融結合、技術支撐、員工培訓、企業改革、置業開發、體內孵化等。機制上,更加市場化、更有動力活力、更有競爭力。重點是推進超額利潤激勵全覆蓋、混改和核心員工持股等,核心員工收入盡快全面實現市場化。


具體而言,上海電氣集團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符合條件的所屬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努力實現應建盡建、配齊建強,在董事會規范運作基礎上,全面依法落實董事會各項權利。


與此同時,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根據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政策,集團制定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方案,包括總裁等6名經營班子成員納入改革方案范疇,建立一攬子契約化的聘用、考核和薪酬管理機制,根據班子副職崗位價值和貢獻嚴格考核,做到薪酬與績效強掛鉤、收入能增能減、拉開差距。


開展市場化激勵與約束機制。集團層面,電氣股份實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194名核心員工,合計1.34億股限制性股票,激勵人數在153家上市公司(2019年實施股權激勵的戶數)股權激勵中排名第四,在國企中排名第一。企業層面,按照“企業拿大頭,員工拿小頭”的原則,鼓勵企業“三個跑贏”(即跑贏市場、跑贏自身、跑贏集團),推進產業集團、企業和功能性公司實施超額利潤分享計劃。


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2020年,上海電氣集團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工作原則,對于具備條件的企業全面推動實施混改及員工持股工作,推進上海聯合滾動軸承有限公司、上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電器廠、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的混改及員工持股。2021年在深入推進前述項目同時,將總結經驗,持續推進下屬企業的混改及員工持股。


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推進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工資決定機制改革。集團層面,工資總額管理導向與效益同向聯動,以“歸母凈利潤”作為工資增長聯動指標,突出工資總額與效益貢獻強掛鉤。企業層面,加強分類管理,強化績效導向,基本薪酬與職級掛鉤體現歷史貢獻,績效薪酬與考核結果強掛鉤。


核電CAP1400濕繞組電機主泵研制成功

核電CAP1400濕繞組電機主泵研制成功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繼續承擔好國家戰略技術攻關任務。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快智能化轉型。加快以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為轉型方向,全力打造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智慧供應鏈構成的“工業三角生態”,推動企業的產品服務化、服務產品化的戰略轉型。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上海電氣集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占比已從2017年的個位數提升到兩位數,新產業為其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瞄準“世界級高端裝備新航母”的愿景目標,鄭建華表示,未來上海電氣集團產業結構優化的總體方向,“第一還是要推進產業的高端化,第二是全面替代進口產品和技術,第三要進一步向數字化轉型,用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更具生命力、更有活力!


他對澎湃新聞表示,承擔好、支撐好國家戰略,解決好進口替代,是上海電氣集團責無旁貸的使命!白鳛閲已b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我們有責任、也有擔當,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為國家作出最大的貢獻。在這方面,我們正在全面布局各種發展舉措,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強技術創新,我們已經有了整體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上海電氣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子公司混改、承擔好技術攻
上海電氣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子公司混改、承擔好技術攻
上海電氣、日本三菱欲收購海上風電霸主?目前看來還很
打破國際壟斷!國內首臺全旋轉式單葉片海上風電吊具問
上海電氣斬獲4臺百萬級核電大單,為中俄合作項目供汽輪
上海電氣斬獲4臺百萬級核電大單,為中俄合作項目供汽輪
安徽銅陵有色深化國企改革:擬分拆銅冠銅箔至創業板上
上海電氣與大唐集團成立合資公司,主攻燃氣輪機技術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