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湖南缺電折射能源轉型之艱
來源:電聯新媒 時間:2021/1/13 7:37:30 用手機瀏覽

或許并不讓人意外,湖南又將陷入電力短缺的泥沼。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聯新媒”  作者:管永生)

據媒體報道,在12月2日舉行的2020年湖南電力迎峰度冬動員暨防凍融冰視頻會議上,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作出預測,2020至2021年迎峰度冬期間,湖南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將突破目前全省電力供應極限,電力、電量供應都可能出現較大缺口。

盡管新聞發言人的用詞十分含蓄克制,但是,這次可能真是《狼來了》寓言故事的大結局:狼真的來了。

湖南原本就是能源“弱旅”:煤電裝機容量躊躇不前,電煤運輸路阻且長;水電資源天資平平,豐枯轉換十分明顯;風光發電先天不足,難以做到安全穩定持續供應;外來電力通道有限,輸入電量變數較大。

以現有能源電力結構,湖南電力供應很難“獨善其身“,因而,電力需求側稍有風吹草動,電力供應就會”感冒“,所以,在湖南省經濟復蘇必然因素和氣溫下降偶發因素的雙重作用之下,湖南缺電應在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

讓人意外的是,繼湖南之后,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又開始出現缺電的現象,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一臉懵圈:電力行業到底上演的是那出,是《捉放曹》還是《空城記》?說好的電力過剩呢?說好的機組可利用小時不足呢?怎么一夜之間就發生乾坤大挪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毋庸贅言,電力是經濟的“睛雨表”。之所以部分地區電力供應捉襟見肘,是因為下半年我國經濟觸底反彈,畫出一個漂亮的“V”字,這是主要原因。而氣溫驟降拉升電力負荷,只是次要因素。至于浙江為打贏能源雙控攻堅戰,而采取的限電措施,則另當別論。

實際上,電力供應短缺是經濟發展的“瞭望哨”,一方面表明我國經濟后勁十足,持續向好;另一方面,也為電力發展發出了明確的預警信號:“十四五”期間,電力缺口可能會繼續擴大。因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未雨綢繆方能防患于未然。

這幾年來,隨著產業轉移和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電力經濟版圖”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傳統意義上的電力資源中心正在完成角色轉變,而變成了新的負荷中心。前不久,川渝聯手上書有關部委,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量就地消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就像天平的兩端,這種轉變正在打破東西部電力送受端的平衡,意味著電力缺口正在大范圍打開。

在通向能源轉型和“30、60目標和愿景”的征途中,電力短缺平添了一道障礙,折射出能源轉型之艱。

而湖南缺電現象恰為中國未來電力提供了分析樣本:湖南煤電裝機不足,未來中國煤電受控;湖南新能源發展迅猛,未來中國新能源發展將進一步上位,但新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問題并未得到很好解決;湖南外來電通道瓶頸問題突出,未來中國電力受經濟因素影響,送受矛盾將日益加大。

不可否認,缺電是電力系統的“硬傷”,沒有充足的電力供應,遑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遑論能源升級綠色轉型,遑論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

從某種程度上說,湖南電力供需目前遇到的問題,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電力也會遇到,因而,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做好預判、預案,避免“墨菲定律”在能源電力領域再次上演,確保黨和國家確立的能源電力各項目標、任務、愿景如期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南方電力吃緊?國家發改委回應
國家發改委回應南方拉閘限電: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
《能源法》長期缺位 難點在哪里?
安徽新能源消納創新高 占全省用電負荷48%
國家能源局: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
楊清廷:中國華電綠色轉型發展與“十四五”展望
通用電氣和西門子與伊拉克 達成電力重建初步協議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