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 相關公司已率先卡位下一個技術制高點
來源:財聯社 時間:2021/1/12 7:43:39 用手機瀏覽

蔚來1月9號的NIO Day(年度發布會)上發布150度(kW•h)電池包,該電池包不再采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固態電池技術,預計2022年上車。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150度固態電池的一個潛在合作方是江蘇昆山的清陶能源,這一信息得到清陶能源內部人士確認。

此前2019年8月,臺廠輝能與蔚來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其定制生產“MAB”固態電池包。輝能是固態電池龍頭供應商,該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100%硅氧體系,2024年實現鋰金屬負極體系的全固態電池量產。

清陶能源什么來頭?

資料顯示,2018年11月,清陶能源建成的全國首條固態鋰電池產線正式投產,產能規模為0.1GWh,總投資1億元,已經量產出第一批固態電池產品,目前可日產1萬顆電芯,產品主要應用于特種電源、高端數碼等領域;2019年7月,公司年產10GWh固態鋰電池項目在江西省宜春市簽約。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將建設年產1GWh的固態鋰電池項目;項目二期產能為9GWh。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研究報告》,在固態鋰電池領域,清陶能源申報的專利已近100項,開發的全固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到430Wh/kg,量產階段可達到300Wh/g以上。

去年10月,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在的公開演講中提到,該公司的固態電池技術以氧化物技術路線為主,已經與北汽和合眾汽車等進行裝車測試合作,單體電池能量密度可以做到300Wh/kg(瓦時每公斤),而2021年裝車的產品有望達到350Wh/kg,“現在已經開始做A樣的階段”。

超越液態鋰電池 新能源車的下一個技術制高點

固態電池是指采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突出的優點是安全性,是被廣泛認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其目標是解決新能源車對安全性與長續航的需求。

8.png

部分關鍵材料技術突破和降低成本是大規模推廣的核心難點。根據調研了解,半固態與全固態電池的綜合成本是現有鋰電池的2到3倍。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固態電池成本價格也將不斷下降,結合SNE Research對固態電池成本價格的相關預測以及前瞻產業研究院對固態電池出貨量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或將達到200億元,較2020年實現百倍增長。

固態電池正逐漸被業界重視

過去十年內,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數量增長超過10倍,固態電池正逐漸受到業界重視。尤其是整車企業,開始通過內部研發、投資入股初創企業或合作研發等多種形式加快布局整合。

國外,豐田、大眾、寶馬分別提出了2022年、2025年以及2026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電動車的目標。

國內傳統整車廠中,北汽集團于2019年投資了清陶能源,計劃2025年前上市的新車搭載400Wh/kg的固態電池;長城汽車計劃在2025年在量產車上應用能量密度達350-500Wh/kg的固態電池;比亞迪于2018年開始推進固態電池項目商用,將固態電池作為下一步研發重點;北汽藍谷近期在互動易中表示,其在固態電池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正在開展整車相關試驗。

新造車公司中,哪吒汽車也在此前宣布了與清陶能源的合作計劃,天際汽車則與輝能達成了合作,共同研發動力電池。

非車企的相關公司梳理如下:

江蘇國信曾參股清陶能源;

南都電源與輝能簽署了固態鋰電生產技術授權協議,未來公司鋰電工廠的規劃會考慮新技術的應用;

國軒高科與QS屬同一控股股東,預計2022年開始生產高安全固態電池, 2025年后生產出能量密度超過800Wh/L、超過400Wh/kg、循環800次的全固態電池;

當升科技2019年底曾表示,公司固態鋰電材料已對國內外多個客戶送樣,產品性能獲得廣泛認可,目前正根據客戶反饋和需求進行后續研究開發。

杉杉股份2018年曾表示,公司將從全固態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開始研發,逐步對全固態電池材料進行全面布局;

贛鋒鋰業自2017年開始籌備建設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生產線,2019年3月,其2億瓦時固態電池產線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珈偉新能生產的類固態電池的工藝體系可以應用于手機,其能量密度較相同材料相同質量的液態電池更高。公司表示,已將固態鋰電池作為公司主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并投資6.6億元建設快充鋰電池和固態電池生產線;

世茂股份于2020年和Karma汽車完成了合作簽約儀式,為Karma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含固態電池);

未上市公司中,衛藍新能源于2020年公布了建成年產0.1GWh固態電池生產線的計劃。目前,公司已經研發并掌握了固態電池技術領域的多項關鍵性技術,包括金屬鋰表面處理、原位形成SEI膜技術、固態電解質、鋰離子快導體制備技術以及高電壓電池集成技術、陶瓷膜優化技術和集流體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鎳含量90% NCMA四元電池要來了?
國辦: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提高鋰鎳鈷鉑等資源
LG化學股東大會通過電動汽車電池業務分拆案
LG化學:正在與多家汽車制造商洽談成立電池合資企業
與特斯拉簽署5年鋰礦供應協議,澳一鋰礦商盤前漲近290
特斯拉將推新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倍,續航里程提高1
退役動力電池往哪去?2019年特斯拉電池回收業務收入已
日本合成高成型性氯化物材料,有助制成安全大容量全固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